第89节
鉴于张师傅本身身体没有什么不良反应,于是我对他说了我了解到的情况,毕竟胡子上是他的师傅和师母,至于他们的去留我还是把决定权交给张师傅自己。显然,这是和我的原则相违背的,不过从盘相上灵魂的反应来看,他们比较微弱,即便是我不动手带走他们,顶多几年以后他们便会自己消散,而且这样微弱的灵魂,若非张师傅是和他们有直接的关系,他人也是不可能受到影响的,自然也不可能害人。如果我猜得没错,张师傅的师傅和师母,只不过是因为留存了头发而将极少的灵魂留了下来,毕生都奉献给了川剧的发展个壮大,他们即便是淘气想要借着张师傅——他们的徒弟的身体出来唱上这么几句,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不过既然我知道了这件事情,就不会再让它在发生。
张师傅思考了很久,他明白原来让自己举止怪异的,是自己的师傅和师母,但是如若此刻要我带走他们,也就带走了他对师傅师母唯一的念想,于是他向我请教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他们二老的灵魂暂时留存下来,但是不能影响到任何人。我告诉他,有,只需要做一个托子,像陈列商品那样把这个髯口给托起来,再在外边做个玻璃罩子,托底刻上一个咒,这样一来,既不让他们俩分开,也不会让他们消失,他们也不能出来影响任何人。不过我跟他强调,这并不是我一贯的方式,在我看来,应当留下的留下,不属于这里的,即便是天大的理由,也该当离去。我会在之前跟事主沟通好这当中的利弊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果他们坚持不送,我也不会勉强。
张师傅最终决定留下这个髯口,因为我告诉他如果我要送走他们,我将会把这髯口在念咒中烧掉,使得他们的灵魂和发丝分离,才能够带走。他舍不得师傅留给他的东西,于是才决定按照我说的方式把髯口留存下来。我尊重他的决定,也算是对老一辈川剧艺术家的致敬。我简单做了个线圈,平放在桌上,然后大家分头行事,我朋友跟小赵分别去做托子和玻璃盒,我则留在那儿,继续跟张师傅聊着以前的故事。
临近晚上的时候,他们各自回来,我在木托子上刻下了那个咒,这个咒在我们行话来讲,称之为“破元”。元其实指的是灵魂,破并不是在说破环,而是用某种方式,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以保证他们不会再度影响到他人。接着我请张师傅恭恭敬敬的磕头,请师尊的髯口上了木托,最后罩上玻璃罩。在罩上的时候,忧郁的表情又再度回了张师傅的脸上,我却不愿意再多问什么,因为这应当是他自己保留的故事。
这样也好,一来不会毁掉师傅留下的东西,二来放在家里也算作是纪念了。过了一段时间后,小赵打电话给我,说张师傅现在已经完全正常了,心态似乎也好了许多,虽然身体还是比较弱,但是他起码有了期许,愿意把毕生所学都教给小赵了。我对小赵说,真是替他高兴,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久而久之会有更多的人会重视这项曲艺文化的。
挂电话前,小赵还告诉我,现在他偶尔会看到师傅一个人在那个装了髯口的玻璃盒前,认真的唱着《千里走单骑》。
“张文远说云长归顺我营,赠锦袍赐战马恩德厚敬,上马金下马银美女十名,破汝南在阵前他得知兄信,十二载等关羽,吾心神用尽……”
第九十三章 黑猫
昨天打开电脑,看到一条消息。说是四川外语学院外边的那条老铁路即将面临拆卸。这条老铁路位于重庆革命圣地歌乐山,从山下一直贯穿至山上。就在陪都时期,这条铁路是作为当时在山顶修建的渣滓洞和白公馆,为它们运送集中营所需一切物资的,而在大屠杀发生以后,还是有一部分先烈逃了出来,而他们逃跑的线路,也正是这条铁轨。
每每提起歌乐山和红岩魂,总是免不了说几个人,宁死不屈的江竹筠,我的自白书的陈然,还有狱中好学的小萝卜头。而我之所以会如此熟知这条铁路,是因为在2007年的时候,我曾和小娟一起受人委托,在这里查探到了一个久远的故事。
2007年还算太平,如果安倍晋三突然访华不算的话。那时候我接到歌乐山一所政法学校自称是他们团委宣传部的电话。请求我去他们学校一趟,当面谈谈。我一直以为所谓的“团委宣传部”是他们学校起码是个当官的,却直到见到他们的时候,我才发现是几个青涩的大学生。两女一男,见到我的时候却还装出挺老道地与我握手。歌乐山一带,自打除了红岩那些事情以后,的确是有非常多的冤魂。那些革命先烈的忠魂很多,在建国初期听说也闹过不少次鬼事,直到后来的几届政府巧立名目修建了环山公路,还刻意请了当时那个年代非常牛逼的师傅们,把山路展开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咒符。因为数量太多而且神出鬼没,想要一个一个来抓捕,几乎是不太可能。于是只能采取这样的方式,来使得这些先烈的忠魂不会四处游荡。这是很多地方政府处理此类事件最惯用的方式,我想说,甚至包括当年的唐山大地震和南京大屠杀。如果打开地图,假设一个城市死亡人数最为集中密集的地方,是一个五边形的区域范围,那么这五个角,分别会各自立碑,深埋诸如袈裟降魔杵等物件,并将几个点用水管气管或是别的方式结阵,以保证这一区域内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鬼事。如果在这些地方偶然发生个一两件,一律被视为漏网之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这么个赚钱的机会。
那几个学生告诉我,团委宣传部大概是学校学生会里的,我正在想我怎么会跟这群小孩子扯到一起的时候,他们告诉我,就在他们学校附近不远地方那条铁路上,最近他们学校一对情侣在那里遇到了怪事。我问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会让一群学政法而且是学生打电话找到我,那个戴眼镜的男生告诉我,当天下午下课后他跟她女朋友到那铁轨上约会散步,因为那条铁路已经荒废多年,即便是你躺在上面睡一晚也不会出什么事,但是那天他们俩走到铁轨上的时候,看到上面坐着一只小黑猫,大约只有几个月大小的小黑猫。于是他们俩都觉得很可爱,他女朋友更是展露出母性,直接上去抚摸那只小猫,但是那只小黑猫却退了几步就钻进草堆里不见了,他们俩正站在铁轨上准备离开的时候,两人却同时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身上一压,自己就趴在铁轨上,头在一根轨脚在另一根,怎么都动不了。接着身上出现了那种反复被车轮碾压的感觉,不过他告诉我,那种感觉只是压迫感很强而已,但是并不痛,就好想是被一种力量给按在铁轨上,然后有火车经过。他女朋友起身以后,非常害怕,会也不约了就炮回了学校,整天在宿舍里自己吓自己,连课都常常不去上了。男孩子毕竟胆子要大一些,尽管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是自己并没有因此受到什么伤害,虽然还是会比较害怕,但是日子总还是得继续过下去。于是他就开始反复给自己的女朋友做思想工作,开导她,却怎么都没用。几天后,男孩子甚至听到传闻,说另一对情侣在那条铁轨上约会的时候,也发生了几乎完全一模一样的情况,不同的只是地点不在他们当时的事发地点而已。
我问那个同学,当时被压制在铁轨上以后,背后传来的那种感觉具体是什么样的,请他仔细给我形容一下,他说,当时趴在铁轨上,脖子和脚背各自枕住一根铁轨,自己一心想要拼命站起来,但是怎么都使不上力。接着脖子背后和脚后跟开始有明显的那种被许多车轮碾压过的感觉。不过只是有那种感觉,本身并没有感觉到疼痛。我问他你有没有数过,大概有多少车轮,他说,大概8到10个吧。
我寻思了一下,依稀记得曾经听到别人说过类似的事情,大致上有点眉目,于是我说,那好,我们到那铁轨上去看看。但是去之前,咱们先把费用说好成吗?
那几个学生显然没有意识到我干这事是要收费的,他们先是愣了片刻,然后跟我说,大哥我以为你们做这个是在替天行道。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来跟他们说明,于是我只告诉他们,我们虽然是以此为职业,但是我们也是要吃饭的。几个学生开始掏口袋,东拼西凑菜凑足了不到400块钱,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再继续斤斤计较,于是我告诉他们,要不这样吧,我们先去那地方看看,钱的事,回头再说。
那条铁轨我还算熟,因为小时候也常常跟朋友去那附近玩,不过那时候那里的生态环境比现在好很多,我们甚至能够在山间抓到松鼠和野兔,后来随着开发,那地方变成了旅游景区的一部分,重庆也把歌乐山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红岩精神传播的基地,我没有经历过那一个年代,所以对于那个时期的故事就只能从老师和课本上学习,暂且不管有没有夸大的成分,对于那一段不屈不挠的历史,我还是非常敬仰的。再者,我长时间接触的都是我们这一行的人,通常比较低调隐蔽,而往往也需要刨根问底的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如此一来,我们在传闻中相互增加了对一些事情的真实了解,而对于这条铁轨,我其实很早就知道它的用途仅仅是在当时公路条件并不算发达的情况下,作为集中营和戴笠公馆运送必要物资用的,当时的车厢根据一些幸存者的口述,是那种两节车厢相连,一半是用来装货,一半是用来坐人的。当年戴笠作为中国最大的特务头子,在歌乐山上设立公馆,一方面便于就近管理在集中营里的囚犯,也方便他突然想到什么变态的新的拷问招数在没被忘记之前就得以实施。不过后来他因为飞机失事的缘故,那个地方也就一直闲置了下来。在各个时期反映红岩魂的电影电视里,都会把歌乐山的集中营形容成一个人间地狱,也就是说,那个地方每天都会有革命先烈因为受不了折磨而死去,直到最后大家成功暴动,推到一堵墙然后越狱,这个故事菜得以留存到今天,否则我们今时今日估计很难了解到这样一段悲壮的历史。
到了那条铁轨的时候,那个男生带着我到了当初他们被压倒在地上的地方,我仔细看了看那一段铁路,已经是锈迹斑驳。因为自从多年前这条铁轨的停用,这里已经是杂草丛生,只不过附近两所大学的同学们觉得这个地方是文艺青年恋爱的好去处,硬生生的在这里走出了一条路。我取出罗盘在附近晃悠,因为地方太大,罗盘的反应始终是若有若无的。当然这中间不排除各类昆虫动物微弱的灵魂。唯有在那个男生当时趴下的地方,稍微强烈一点。我躺在铁轨上,切身模拟当吃他们被碾压的姿势,心里始终没有答案。虽然我先前听这个同学这么说,让我回想起一个关于红岩的传闻,说是当时的集中营里,有一位姓周的先烈,他是成功脱逃的一员,不过却是死在这段铁路上,而且的确是被从山上砍断缆绳放下的火车车厢给轧死的。如果这一切只是这位先烈的死亡重现的话,那么这种死于非命的人几十年的留下来,定然有一种东西是迫使他留下来的力量,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执念,或许是因为冤屈和不甘,也有可能是在这中途遗失了一样他自己认为非常重要的东西。而且他直到现在还滞留在这里,这说明这中执念或东西,还应该在附近。可是这附近都是茂密的山林,一个人能带着逃跑的东西想必也不是什么大东西,更不要说在当时那种严密监控的环境下,根本是没可能带着什么过分显眼的东西离开的。那条铁路的总长大概有10公里左右,在这么大的一片范围内寻找一个小东西的话,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不过听那位同学先前提到过的那只黑猫,却让我有了新的联想。猫自来被看作一种体质偏阴的动物,而且在很多情况下,猫具备了预知危险和死亡的特性,我并没用觉得猫不好的意思,如果一只小猫的莫名其妙的出现,引起了别人的注意,继而发生了被碾压的事情,那么我或许可以理解为这只猫就是在对路过的人说,危险就在附近,它只不过不会用我们的语言罢了,但是也是在它自己的本性里,提醒路过的行人。尤其是黑猫,这种猫体质是最阴的,在古时候常常会被用来诅咒别人,杀死黑猫后挖其内脏埋在仇家的门槛下,通过推算仇家的八字,可以判断最不利于他的方位,把黑猫内脏埋在那里,再把猫血涂抹在墙上或门上,猫眼在远处的树上固定好盯着他们家的房门,再加以咒术,很快这家人就会霉运连连,家破人亡。
这一招,在旧中国的农村,非常常见。
那么这只猫的出现就造成了两对恋人遭遇了同样的事情,于是我心想,是不是找到了这只猫,就能够解开事情的谜团,可是猫神出鬼没的,不见得我来了它就会出现,那么如果找到当初还滞留在这里的那个鬼魂呢?如果这样的话,是不是就能给了解这只黑猫反复出现的答案。
想到这里,我拿出电话,拨通了小娟的号码。
第九十四章 爪子
也许你要问我,这种没有发生过人身伤害的怪事,慢慢寻机解决也就是了,何必要叫来小娟?作为一个天赋异禀的姑娘,倘若在山间看到其他的东西,那岂不是在给自己自找麻烦吗?要知道歌乐山作为重庆西南角的屏障,自古以来,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蒙古人入侵时候的屠戮,还是白公馆渣滓洞的集中营,历来积压的怨气已经让这片区域算的上重庆的至阴之地。歌乐山,不仅仅只有一个周克华。
我和几个同学回到学校附近,其中两个女生托词有课就先离开了,就剩下那个男生跟我一起在他们大学附近的一家奶茶店等着小娟。小娟和我虽然也是因为一场鬼事而认识,但是这期间,虽然联络得并不算很多,不过她也算是渐渐发现了自己能够奉献出来的能力,我大她几岁,对于她这样的情操,我事实上是比较钦佩的。我一生并没有认识过多少天生阴阳眼的人,而他们大多是因为害怕而渐渐丢弃了自己的天赋,反倒是小娟这样一个小姑娘,愿意担负起上天给她的责任。
小娟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那时候已经有些没课的学生外出觅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政法大学的关系,那些青涩的学生看上去一个个都有些正经,对比小娟这样一个学医的学生而言,她倒是青春靓丽了许多。我给小娟点了个饮料,然后大致把情况告诉了她,当她听到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被碾压致死的鬼魂的时候,她微微皱眉。那神态似乎是在说,为什么每次我都会被你带入一场这么重口味的事件里。小娟和我认识的她同龄的女生不大一样,她显得知性很多,也许是多年见鬼的经历多少让这个女生更为坚强吧,所以尽管还是会害怕,她也愿意无条件帮我查清楚那条铁路上的事。
结账后我们再次去了那条铁路,一路上,我都请小娟帮我仔细看着,尤其是一些看上去很怪异的东西,例如莫名出现在铁轨上的黑猫。天色还很明亮,这对小娟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她也实在不会愿意黑灯瞎火的跟着我一起在山里找鬼。回到起初那个男生被压倒的地方,我请小娟看看附近有什么没有,她告诉我什么都没有,只是能够偶尔看到树林间白雾一闪。我知道,那其实就是个鬼魂,不过我不知道那个鬼魂是干什么的。从小娟的描述来看,若是白茫茫雾状的一团,那一定只是有鬼魂的体态而已,这类型的,一般是经历过许多年而渐渐消磨得忘记了自己本来的面目,毫无思想和规则,也不会害人。我们就这么走着,一直从政法大学外面的那一段朝着山上走,一路上小娟就站在我的身边,我手上始终带着罗盘。在某些铁轨的一小段,会忽然闪现那么几下灵魂的反应,这对于歌乐山来说,算是再正常不过了。我们就像是出来赶集的村民,集市上难道还想不遇到商贩吗?
很快就走到了铁轨上山段的尽头,原本的路被一个小土包给挡住了,我回头看小娟的时候,她对着我摇摇头,眼神告诉我,其实这一路上咱们什么都没有发现。于是我们开始沿着来时的路朝着下山方向走去,路上我捡了一个比较粗的断树枝,一边走,一边看着罗盘,一边用树枝敲打这铁轨。
敲打铁轨,是跟佛家人学的。在佛家的理论里,对待万事万物,总是要有慈悲,即便是再可恶的人,也得先想办法来感化他们。他们愿意奉献,甘愿牺牲。佛家有个经典的故事,舍身饲虎,为了让快要饿死的雌虎有奶能够喂养幼崽,小王子摩诃萨青甘愿奉献出自己,让雌虎吃饱,从而救活一群幼崽。坦白说,我并没有对佛家不敬的意思,我也知道这样的事情我自己是绝对办不到的,在与鬼魂打交道的过程中,我自认为自己还是个比较敏锐的人,但是若要说到慈悲为怀,我也觉得自己不算恶人,不过这等大义的举动,离我还非常遥远。在佛家看来,似乎任何罪恶的根源都能够用一个佛经故事来点化,他们行法传经的时候,会敲击木鱼,用清脆抑扬的节奏来和自己的诵道形成呼应,据说这样那些心中带着罪念的人会更容易平静。我借鉴佛家的这个办法,因为既然能够猜测到这次的鬼魂是个被轧死的人,虽不敢说心中有罪念,但起码不肯离开一定是有执念的。这样的打击声,或许能够唤起它的一些共鸣,好让我找到点蛛丝马迹,继而继续了解下去。
下山途中,附近两所大学的学生陆续下课了,这样一来,铁轨上的情侣就多了不少,这对我的调查非常不利,一来是人气旺盛后鬼魂不敢轻易出现,二来则是因为人多了即便鬼出现了也会造成恐惧,三也是不希望别人误会我们几个这种两男一女的奇怪组合,于是走到拐角处,我正打算转头对小娟他们说要不我们等到晚上再来,还没开口,小娟就做了一个嘘的手势,我问她怎么了,她摆摆手,然后仔细听,随后才告诉我,她似乎是听到猫叫了。
尽管整件事情的起因都是因为那只蹲坐在铁轨上的小黑猫,但是这山林间,附近也有几户人家,养猫也是非常正常的事,猫儿本来也爱四处闲逛,所以仅仅是小娟听到几声猫叫,这并不能证明那就是我们要找的那只黑猫,天色渐渐开始变暗,铁轨周围是没有电灯的,如果接下来的发现不是那只我们要找的黑猫的话,那么今天就只能先找地方解决晚餐,等到夜深人静后再来了。我看了看罗盘,依旧一片安静。这时候小娟说了声,仔细听!我盯着罗盘聆听,果然在我身后的样子,传来一声声非常微弱的猫叫声。那种声音感觉那只猫并没有在我们周围,而是在比较远的地方传来的,若是不仔细听,还真是难以发现。通常这个时候歌乐山上参观集中营的外地游客都被阿姨们骗去两江游了,约会的情侣也喜欢找这么个僻静的角落,不过对于一个没有灯光的荒郊野外来说,如果不是以耍流氓为目的的约会,实在是不该这个时候还逗留在这里。
最重要的是,我发现每当猫叫一声,罗盘的指针就会这么微弱的晃动一下。这一来,我才能够初步猜测耳里听到的猫叫声起码和鬼有关了。需要说明一下,我手上的罗盘是师傅早年送给我的,给我开过咒,于是这么多年来它始终只会属于我一个人,别人拿在手里,就跟街上神棍手上的指南针是一样的,盘面上有一根红线,那是经过计算测出的最接近鬼道的距离。如果指针的方向和红线垂直,那么则表示这附近是太平的,如果和红线重叠,那么就说明鬼就在身边。通过指针和红线的角度我能够分辨出鬼离我有多远,通过盘面上的字与指针和红线的组合可以推断出鬼魂力量的强弱,多年来,它一直是我最重要的法宝,也是我赚钱的工具。在我所接触的各大家里,除了佛家人鲜有用罗盘的以外,道家、地巫、奇门、八卦,都免不了以罗盘作为探寻的手段。而因八卦卦象而生的天干地支众生相,看似一个个孤独且没有实际意义的字,但却包涵了我们几千年文化的精髓。我干这行时间也不断了,早已记清了每一个位置的每一个字,所以我判断一个鬼魂是否存在或是否强大的时间,已经练到了秒秒钟搞定的地步。而一般情况下,每一种活生生的生命,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看作是肉体和灵魂两个部分,只不过两者是互相控制的。而我之所以断言那只猫叫指针动便跟鬼有关,是因为罗盘上的反应告诉我,起码那个鬼魂的反应是因为猫叫才出现的。
我赶紧拿着罗盘,带着小娟他们寻着猫叫声找过去,渐渐的声音越来越响,直到小娟在我背后发出一声惊呼,我问她怎么了,她指着我面前大约十米远的铁轨上问我,是不是这只黑猫?
我转头一看,却什么都没看到。于是我明白了,这只黑猫也不过是个鬼魂!
这也难怪,小娟一定没有想到过,她看到的黑猫,我是看不到的。于是我慌忙地请她跟我描述下那只黑猫的样子,她说看上去很小,小到像那种刚断奶不久的小猫。蹲坐在我正面右手侧的铁轨上,尾巴卷在前爪前,就这么望着她,我悄悄从我包里抓了一把香灰,让她捏在手里。告诉她,要她慢慢走到猫咪跟前,如果它没跑的话,你就用捏过灰的手摸它身子,如果它跑了,你要立刻把手上的灰朝它撒过去。小娟吞了口口水,她也意识到我看不到那只猫了,这说明她需要独自去面对一个鬼魂,幸好只是猫。她点点头,因为我也没打算要给她退路。说话间我瞥了瞥那个男大学生,他显然没弄明白我和小娟到底在说什么,但是他的表情告诉我,他知道我们找到想找的东西了。大学生,学科学的,或许多年的学习让他们脑子里充满了逻辑和数据,他们被称为社会的栋楼,祖国的未来,而我们,却默默在他们背后,以社会发展大流的糟粕自居,低调做人,低调做事,却总是我们来给他们解决问题。所谓有事求人无事咬人,我倒并不愿意把我们这类人比喻为夜壶,需要的时候它能解燃眉之急,不需要的时候,摆在角落里,臭了都没人知道。
小娟捏着我给她的香灰,慢慢地朝着猫走去,因为我看不到猫,但是害怕发生什么变故,于是也捏了把灰跟在小娟身后,我看小娟很久没有做声,想来是那只猫面对小娟的逼近暂时还没有逃跑,果然,当小娟做出一个蹲下的姿势,我估计大概是她已经走到了猫咪跟前,想要俯身去摸它了,这时她突然大喊一声,它跑了!然后只见她把手上的香灰奋力丢了出去,我也顺着她的方向,把香灰给撒了出去。接着我听到一声猫叫声,那种叫法我小时候跟我邻居家的猫打架的时候听到过,是那种有浓重的鼻音且起伏很大的音调,这种声音是在告诉我,它生气了。不过它还是因此身上沾上了香灰,这样一来,我就能够找到它了。
不过,就在我们正打算照着罗盘的指使来寻找的时候,一直站在我们背后的那个大学生,突然一个狗吃屎趴在了铁轨上,就跟他之前跟我说的那个姿势是一样,不过这次不再是脖子了,而是嘴巴,我试图去把他拉起来,却怎么都拉不动,只见他一个劲的用自己的嘴去撞铁轨,很快就破皮了,等到他能动弹了,我拉起他才发现他的牙齿缝里已经有血迹了,看样子先前的撞击是让自己受了伤。不用问,一定是他再次遭遇了那种被车厢碾压的感觉。他站起来以后,伸手摸自己的嘴巴,发现全是血,一下子就吓到了。我还没来得及安慰他呢,他就满脸惊恐,啊!啊!大大叫着头也不回的跑掉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似乎察觉到,我连仅有的400块钱都赚不到了。
当务之急不是去找他,而是找那只猫,我并不是在说猫比人更重要,而是找到这只猫,或许是整个事情的关键。于是我并没有管他,我想他也应该不会跑很远,顶多也就是跑到女朋友怀里撒个娇什么的。我和小娟在铁轨上继续寻找着,那只猫的身上沾了我的香灰,这样一来寻找起来就比较方便。我们沿着小娟说的猫跑掉的路线开始找,在天黑下来之前,小娟在铁轨附近的一树的树脚下发现了那只猫。
小娟告诉我,那只猫低着头,望着树脚,其中一只前爪好像在指着什么似的一上一下的悬空点着。等到我们走进,小娟告诉我那只猫也没有跑远,只是挪开了几步,然后远远望着我们。我只知道猫懂得爬树而已,但我并不相信猫会自己挖个坑埋点东西在树脚下,所以如果它指着树脚下,若那儿埋了东西,就一定是导致它出现的原因。而每次黑猫的出现,都伴随这一场被车厢碾压的怪事,这说明这只猫跟灵异车厢,或是那位周姓先烈,有种必然的联系。我把罗盘凑到树脚下,发现小娟说的那只猫先前站的位置,有一点微弱的灵异反应。没有办法,我只能找来些尖利的东西,开始挖起来。
挖出来一个棕色的油布袋子,里面的东西,恐怕是我见过的最诡异的一样,那是由一些细碎的骨头组成,骨头已经有些发黑,看样子已经埋了非常久了,起初我认为,这是一个诅咒,就跟多年前跟师傅在巫溪遇到的那个一样,因为那些细碎的骨头多半就是这只小黑猫的骨头。不过令我意外的是,布袋里还有一直带着皮毛的猫脚,从手感上来看,是做过防腐处理的,因为在爪子的断口处,有很明显的油毛毡的痕迹。爪子上用针穿过皮毛,吊着一个牛皮质地的小皮块,在内皮侧,有一个用黑墨写的“高”字。这样一来,我就全明白了。
“高”是这个咒包的施法者,那是在我们这行重庆的确很有名的一个前辈,姓高名山远,生于20年代在70年代末期去世,辈分算起来,应当是我师傅的师公那一辈,对我来说,自然是老祖宗了。我会知道这个高前辈,完全是因为这么些年大家口里的传说,据说高前辈是个性格十分怪异孤僻的人,但是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在解放初期,接应营救出逃先烈的那群人当中就有他的参与,而周姓前辈正是在营救过程中,在高师傅的面前被国军放下的车厢给轧死,这个故事也是高前辈自己传出来的,而且高前辈嫉恶如仇,脾气火爆,据说在解放前的白玫瑰西餐厅,看到一个欺负服务员的小警察,他冲上去就跟人家打,整个储奇门片区都知道他是个厉害的人物,没人敢惹他。不过高师傅的师承比较偏,招数对于我们来说显得有些诡秘毒辣,他们的施法,往往是借助一些其他的动物来进行。“猫爪咒”,是川东地区独有的一种,它的起源已经没人能够查到了,但是它原本的含义是为了震慑游荡在周围的山魈恶鬼,并非是为了诅咒谁。从那个布袋和里面装的东西尤其是那个猫爪来看,高师傅当年一定是参与了歌乐山公路的重建。否则除了他以外我实在不知道现存的师傅中,还有谁会用猫爪咒。高师傅一生孤寂,没有结婚生子,也没有收徒弟。自从他死了以后,这个世界就没有再用高家咒的人了。
猫爪找到了,也就是说找到了那只猫留下来的原因,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除了送走那只小黑猫以外,我和小娟一直在寻找这那个灵异车厢和周姓烈士的踪迹,但是从那时候开始,就再也找不到了,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不得不说的是,很惭愧,我没能找到这次整件事情的真正原因,不知道是经过了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导致高师傅的猫爪咒发生了改变,还是因为那只黑猫的来历有些说不清道不明,又或者是连续的几次巧合,让我们错误地把猫的出现和铁轨上的怪事联系在了一起。我必须得说,这大概永远是个悬案,至今也没能破解。
于是我希望,在当局决定拆掉这段铁路的时候,不会有人被压倒在地。
值得一提的是,那条铁路的具体修建年代和用途,大概只会出现在本小说当中。
第九十五章 符米
全国有很多地方的人都喜好吃辣子,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无辣不欢。大概是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重庆这座山城夏季暴热,而春秋冬则大多雾气弥漫阴雨绵绵,加上两江融汇,使得这座城市的湿气相对其他城市而言稍显重了点,于是重庆人吃的辣,叫做麻辣,而“麻”,则来自于得天独厚的环境下种植的花椒。花椒原本有除湿的功效,这也使得重庆的男男女女一个个练就了火爆麻辣的个性,因为吃得麻,姑娘们的皮肤总是比较好。而因为喜好麻辣,也就出现了麻辣小面这种廉价美味的食物。
我是个爱吃面的人,所以我长期流窜于各个美味面馆,在位于重庆南岸区后堡正街里,有一家至今仍然在营业的老面馆,虽然生意称不上火爆,但是的确是地道的美味。因为它的面,我认识了这家店的老板,因为认识了这里的老板,我还认识了另外一个人。
准确的说,不是人,是个鬼。
那是发生在2008年的事了,那天也不知道是发什么疯,原本是想去那附近很多日本人开的寿司店吃点料理的,却鬼使神差的走到了后堡街上,选择了这家面馆。店是一对老夫妻开的,男的煮面加料,女的打扫店堂,看上去都60岁上下了。第一次吃他们的面,就觉得非常美味,到后来,我就隔三差五的去照顾他的生意,渐渐也开始跟老板聊天,也就成了朋友。老板姓王,到了2009年的时候,我渐渐也就在聊天中跟他交了底,当他得知我的真实职业以后,起初是对我有些畏惧,慢慢的也就接受了,接受的原因,却是因为帮他解决了一个麻烦。
他告诉我,他家那院子里,有个老邻居,虽说是邻居但是平时几乎没有什么接触,只是大家彼此知道对方住的很近而已。那个邻居比老王大一辈,算得上是看着他长大的,这个大爷姓刘,解放前是国民党的士兵,当初老蒋开始从重庆往贵州方向撤离的时候,中途不少将士都选择了逃走并藏匿起来,刘老头就是其中的一个。战后他经过所谓的“劳动改造”,接着当了一名工人。几十年下来,还算老实本分。后来经过单位的介绍,他娶了个老婆,不过他老婆没过上几年就带着孩子跑了,至今都音讯全无。刘老头退休以后,起初是在后堡的街口上摆了个修鞋的小摊,但是这10年来,因为岁数大了,生意做不下去,他身边也没有亲人儿女,也没什么钱,也就每天在街上捡点矿泉水瓶子等东西去卖,每天靠着那么一点微薄的收入来维持生活。刘老头的家就住在老王院子的底楼,平常过上过下的时候能从窗户里看进去,但是家里总是脏脏乱乱的,我相信那是因为他已经没有足够的体力来打扫房间。老王还说,最近几年,刘老头开始出现一些老年痴呆的症状,于是他们院子里的人一合计,就报告给居委会,然后安排邻居们轮番去照顾他,甚至有人提出每家每户凑钱,送老人到养老院去安度晚年。但是老人却始终不肯,不肯的时候,他偏偏就清醒了。于是街道居委会都拿他没有办法,就叮嘱左邻右舍平时多关照点,有什么事就立刻报告,免得这样一个孤寡老人出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