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节
钉子户的传闻,我常年有所耳闻。我记得在我念小学的时候,我的老师总是会面带红潮,异常激动的对我们说,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的一颗钉子,祖国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拧在哪里,说完还要带头鼓掌,激起一群同学的盲目拍手。如果我这辈子还能有幸见到我的那位老师,我一定会当面纠正他的错误,因为我原本也以为我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颗螺丝钉,我也曾经满怀抱负和理想,希望祖国把我拧到最需要我的位置,可是到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再精致的钉子,经过日晒风吹后,也是会生锈的,生锈后的我们,不再有人需要,我们就如同一拨废品,等待着回收再利用,却没有人记得,在等待的途中,我们还得为自己的一日三餐忙碌,我们还在为日益增加的房价而叹息,我们还在为医疗体制的缺失而拖着病情,精神的再富裕也难以抵挡物质生活的最低要求,紧接着,每个人都成了财迷,都成了满身铜臭的蛀虫。
于是当苟主任说起这个“钉子户”的时候,我在没有缘由的情况下,竟然先对他给予了足够的同情。
苟主任告诉我,住在那间平房里的那个钉子户,实则已经是早年开发另外一片地的时候拆迁出来的人了,本身是个农民,当时要求也没这么高,就赔了些钱,分了一间平房,他也就知足了。60多岁,没有工作,低保户。这次拆迁的时候也是考虑到他们家的特殊性,特地给了比较优厚的条件。这家户主姓郭,家里还有个女儿,早年在外地念书后就嫁去了外地,也在外地工作,女儿还算孝顺,尽管好几年也没办法回家,但是总是给家里寄来生活费。因为嫁出去了所以户籍也迁走了,但是这次拆迁,他们还是充分考虑了郭老头毕竟是一个人,钱拿少了养老成问题,也就还专门给郭家女儿也算上了一份人头费。不过到了后来就找不着人了,拆迁通知下来了,从郭老头家的窗户看进去东西都还在,就以为大概是出远门,也就没能够具体商量一些事情。后来法院强制拆迁的命令来了,他们也担心郭老头当初闭门不见,为的是做最后的反抗,因为电视里屡屡都能看见赤裸上身爬上屋顶,汽油瓶煤气罐什么的都来,手持菜刀叫嚣着谁上来谁就死,还有人在房屋周围用白布拉起横幅,上面用黑墨水张牙舞爪的写着房在人在房毁人亡的标语。而此刻的拆迁大队全副武装手持铁锹盾牌,强行推进,路上遇到干扰的人,一律打。最终大脚趾拗不过大腿,房子垮了,拆迁队得意洋洋的笑,老百姓头破血流的哭。电视里都是这么演的,我也只是在实话实说。但是苟主任告诉我,当他们用挖土机强行推到老郭家的一堵墙以后,乘着其他的墙没有垮下来,就派人进去查看,看有没有什么值得抢救出来的东西,以后等郭老头回来了,还能交还给他。于是他们在客厅找到了一些家电相册和温水瓶等,却在里屋老郭的卧室床上,发现了老郭的尸体。
听苟主任说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怎么还出人命了?于是我更加认真仔细地听他继续说下去。他说,当时进去的几个人就被吓到了,所幸开挖的时候没有直接把房子推掉,否则在废墟里找到尸体,那就说不清楚了。他们看到这个情况以后,赶紧退出屋子来汇报,结果当时的领导就立刻打了电话叫了医院和警察,还通知街道的人立刻帮忙联系郭老头的女儿。后来查勘结果是,老郭死于心肌缺血,大概是在床上睡觉的时候,安然死去的。郭家女儿回来以后,悲痛过后给郭老头处理了丧事,他们拆迁办还给了一部分奠礼。郭家女儿从言语中也表示不会责怪他们的强拆,也充分理解这当中的误会是因为自己父亲的突然去世,才造成的沟通问题。等到火化了老人的尸体,并且顺利安葬后,郭家女儿才回到推掉一半的平房,把能见的废墟中的自家东西收拾了一下,才通知拆迁办继续拆迁。
我问苟主任,这不是就完结了吗?人家家属都没有意见了,你们只管拆不就是了吗。苟主任一拍大腿,满脸纠结的说,问题就出在这儿,本来他们拆迁队的工人,觉得推房子推出个死人来,是很晦气的事情,于是再度开工的时候,特别要求他们请了个师傅来测日子,却在继续动土的时候,挖土机一碰到房子就熄火,司机检查也发现不了什么问题,而且从那个时候开始,但凡走进那个屋子废墟的人,都会莫名其妙的晕眩,有些甚至直接晕倒,再请问那个风水先生,他说这地方是被某个力量保护着的,地方没挑对,还疯疯癫癫的说了些什么那附近有个湖叫龙水湖,这房子的地方就是龙的经脉,还说这次的开挖,是挖到了龙脉。请他化解,他又不肯,说他帮不上忙,弄得大家提心吊胆,总不可能挖了一半就停下来,大家也不敢再靠近那个屋子,传言也在周围四起,而且越传越厉害,说什么郭老头的鬼魂要顽抗之类的。作为拆迁方当局,觉得也有必要控制下事态,还要安抚好民心,这才联系了我。
我说,你能不能把当初进过屋子,而且身体有剧烈反应的人叫过来,我了解下再说,他说他们都在拆迁房附近的板房里呢,这几天大家都不肯动工,如果你要问的话,我带你去好了。
于是苟主任指路我开车,绕啊绕啊的就到了那个拆迁的地方。这个地方风景算得上是不错了,远远的能够看到一个大大的湖,路上苟主任跟我说,他们这个地方,最有名的就是这个湖和一处石刻,原本作为发展旅游经济,周边的一群人也渐渐开始富裕起来,建筑商就盯上了这个机会,因为现在湖边的房子肯定能够卖个好价钱。这也是在为了这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让他们享受下自己家乡的财富。我听在耳里,觉得特别刺耳。我虽然不懂建筑,也不懂政治,同时我也知道一些没有存在价值的旧东西去除掉,替代上一些能够代表城市发展进度的新建筑,这其实也是无可厚非,只要你们拆迁的不是那种文化古迹,也谈不上可惜。不过我也清楚,作为地方有权利的人,低价收购百姓土地然后高价卖给地产商的行为,自然也是各地都存在的,要不然哪来那么多农转非,哪来那么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要我说,农民虽然生活条件个人素质文化程度都不高,但是他们却是真正的养活我们大家的人,没有农民,我们只能吃粪。所以城市在扩大的同时,耕地也就渐渐在减少,产量自然也就相应的减少,这样一来,物价的上涨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还常常利用媒体公信力来说城市收入如何如何高,别扯蛋了,若真是如此,那我们大部分人还真的是扯了城市的后腿,有些还真扯到了蛋。
到了工地,苟主任立刻安排我见了几个当初进屋的工人,他们言之凿凿的说,起初一进屋子,就会感觉天旋地转,跟缺氧一样,然后耳鸣,觉得耳朵里有那种不间断的嗡嗡声,断断续续的,音调也有变换,感觉好像是有人在跟他们说话。身体好点的踉踉跄跄也就跑出来了,不好的就直接晕倒,然后被人抬出来。我问他,这情况是整间屋子都是这样还是只有郭老头的房间才这样,他们说应该是整间屋子,但是靠近郭老头房间的时候,那种感觉就非常明显了。我问他怎么个明显法,他说,就是觉得肩膀和脖子之间的那个地方会发麻,像是一只粗糙的手在按一样。
我听完以后,觉得如果这群工人没有撒谎的话,那应该是遇到鬼事了。那个房子之前只住了郭老头一个人,而且前不久才去世了,想来就一定是他。不过我无法确定这个事情描述的真伪,但是又想不出他们要骗我的必要性,于是我对苟主任说我问完了,苟主任通知工人们回去自己寝室等通知,我则在工人离场后,要求他带我去房子看一看。他说好,但是他不会进去,离这里不远,来都来了,看看也无妨。于是我俩歇了歇,就步行去了郭老头的房子。
周围都被夷为平地,只剩下郭老头的房子还剩下一半立在那里。垮掉一大半的墙上,还有用红色喷枪画了个圈,然后中间有半截“拆”字。一滩一滩的,像是在吐血一样。我没敢贸然进屋去,因为我也可能会跟那些工人一样晕倒。于是我招呼苟主任原地等着我,我则拿着罗盘围绕着这孤零零的房子,绕了几圈。从起初苟主任的描述来看,郭老头的房间是在被拆掉的墙的另一侧,我绕到那边后发现这个房间是没有窗户的,贴着墙根走,果然在罗盘上出现了灵魂的迹象。令人意外的是,竟然有两个。如果说其中一个是郭老头的话,那么另一个是谁?
我回到苟主任身边,问他郭老头除了他和他女儿以外,家里就没有别的亲人了吗?他说是的,头几年人口普查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情况了。这么说几年前他们就做好了拆迁这里的准备,真是有远见。我告诉他,这个房子的确闹鬼,至于怎么闹起来的,我现在也不知道,不过屋子里有两个鬼魂,其中一个我先暂时假设就是郭老头,另一个应该是跟他有密切关系的,但是他的女儿至今还健在,所以你能否替我打听下原来的街坊,看是不是他有什么至交老友去世了,或是来往密切的人。苟主任说,别问了,当初准备拆的时候,情况都了解清楚了,这郭老头性格比较孤僻,平日里跟大家的接触都不多,就喜欢到附近湖里钓鱼,回到家除了洗衣服基本不在户外,这些街坊都是住了十多年的,平常也就过上过下打打招呼,没什么朋友的。说到这里我就觉得奇怪了,因为通常我先用罗盘等物件问路的时候,是要确认是否存在灵魂或是多少灵魂,有了这个数据作为基础,我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如果一个地方同时出现两个鬼魂,只有几种情况,一是自己家里的人,二则是被另外的不相识的鬼给缠住了。第二种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绝大多数鬼魂不会无缘无故缠住和自己无关的人,只有极个别另类的暴戾的除外。但是从罗盘的盘相上来看,这两个鬼魂都称不上是凶狠,他们的反抗,我猜测只是在抗拒别人的进入,想要保护自己的家园而已。于是我问苟主任,郭老头的老婆呢?还在不?他说多年前就离婚了。于是我渐渐有些摸不着头脑,始终猜不出到底另一个灵魂是干嘛的。我沉默了会,就取出绳子来,在距离屋子大约一步的位置,把房子绕了个圈,在四个拐角处都用房屋的瓦砾压住红绳,然后才走到门口,洒了一把米进去,就当作敲门拜访了。
我只有这么做,才能不让自己进屋后也跟那些工人一样受影响。进屋以后,我手里拿着罗盘眼睛时不时盯着,嘴里默默念叨着,无非就是一些有鬼莫怪进来看看之类的和师傅教我的咒文,我进屋的客厅早已是一片狼藉,墙壁上突然的白了一块说明以前这里挂着相片,或者是贴着郭家女儿念书时候得的奖状,当我走到靠近郭老头房间的时候,盘相上的反应再一次剧烈了起来,我赶紧继续念安魂开罪咒,尝试着走进了屋子里。我一直在念叨着我是来帮你们的不是来害你们的,说“你们”是因为我知道这里不止一个。他们大概是明白了我并没有恶意,于是渐渐有点消停,我见状更是抓紧时间在房间里寻找着每一个可能存在灵魂反应的东西。这个房间还算干净,除了那些被郭家女儿拿走的东西。于是就显得是空荡荡的。很快我在床和床底都发现了比较明显的反应,床上还比较容易理解,因为郭老头毕竟是死在床上的。我趴下身子,想看看床底到底有什么,但是房间没窗户,电线也早就被拆建队的人给掐断了,于是我只能借助手机的灯光看,在床下靠墙的角落里,我看到一口小小的木箱子。若不是刻意寻找,还真是不容易发现,我想当初郭家女儿大概是检查自己父亲遗物的时候,没有看到床下的这个东西。我伸手把那个箱子给拖了出来,拖出床沿的那一刹那,我才发现箱子上面趴着一个圆乎乎黑乎乎的东西,吓了我一大跳,仔细一看,才发现上面是一个龟壳。说是龟壳也不对,应该说是一个缩进去的乌龟,直径大约有足球那么大,应该是个老乌龟了。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我突发奇想地把罗盘往龟壳上凑了凑,才发现原来另外一个灵魂,竟然是这只乌龟。不过这也让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一般来说,在生和死之间,存在一个不上不下的灰色地带,学术上,称之为“濒死”。是想说既拥有生命的形态,但是却无法控制生命,还没有彻底死去,但是却能控制自己的灵魂。这跟前阵子很流行的清明梦类似,不单单只是灵魂出窍,而是指的灵肉分离。但是作为一个乌龟,爬行且是冷血的动物,为什么会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也想到过,因为乌龟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一种极具灵性的动物,世界各地的巫师占卜的时候,都会在龟壳里问卦,在很多亚洲古典建筑房檐的翘脚上,乌龟也是作为镇宅兽。所以尤其是中国人对乌龟的崇尚,绝不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活个上千年,而是对它本身有灵性这件事是充分肯定。从我抱起乌龟的时候开始,我就知道这只乌龟没有死,只不过是在休眠。因为乌龟死后无论春夏秋冬,都一定会腐烂,而且乌龟腐烂的味道奇臭无比,我没有闻到那个味道,所以断言乌龟还活着。
我把它拿到外面的屋子,光线好了很多,我开始从龟壳的四肢头尾六个孔大量这只龟,尽管是缩了进去,但还是能够清晰看到的,伸手掏它的脚掌,它也会本能的微缩一下。乌龟壳是那种泥土的颜色,我也无法知道这个乌龟究竟是什么品种,只是从大小和背上龟壳的纹路来看,应该是上了些岁数。而且在观察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乌龟的嘴里有一点正在发亮的东西,仔细一看,发现它咬着一把小小的钥匙。而这个钥匙,想必就是当初它趴在上面的那个小箱子的钥匙。
我无法拿到钥匙打开箱子,因为在不伤害乌龟的性命的前提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俗话说,乌龟咬住的东西,只有打雷它才会松口。所以以往很多被乌龟咬到的人,大多数是自求多福期盼着在手指没断掉之前来个惊天炸雷,或者是它自己想通了松了口,我自问没有那个能力,但是我隐隐觉得,这只乌龟死死守住钥匙和箱子,起码能够说明这箱子里的东西对于郭老头来说非常重要,而郭老头应当是养了这只乌龟很长时间,否则乌龟也不会这么仗义的帮忙,不惜以灵肉分离的形式。
我一向强调,我无法真正明白动物们的感情,但我深切的清楚这种感情真实存在,也丝毫不比人类的感情弱。他们缺少的,只不过是一个表达的方式罢了。都说养狗养猫有感情,却还是有那么的遗弃猫狗的人,动物能够做到以死相守,我们却办不到。令人惭愧,这也是我之所以不养宠物的原因,当初看那个《忠犬八公的故事》,竟然无法克制的嚎啕大哭,不是因为最后八公死去了,而是因为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天天如一等我10年的人。
既然想到和那口箱子有关,我就放下乌龟,把那口箱子也带到了外屋。箱子被锁得死死的,乌龟嘴巴里的钥匙大概是唯一不暴力破坏打开箱子的办法。不过箱子侧面的开合处,却有一段红色带蕾丝的纱布露了出来,像是起初关闭箱子的时候没有注意,给压住了。红纱布上有些灰尘,一定是在床底下放了不少时间了。看到那个红纱布的样式和颜色,我似乎是明白了什么,恭恭敬敬地把乌龟和箱子放回里屋,因为我并不认为郭老头和大乌龟肯让我把这东西带走,接着我退到屋外,对苟主任说,请你立刻给郭老头的女儿打个电话,通知她我们找到郭老头留下的其他遗物了,希望她能够来认领一下。苟主任说还有东西吗?是什么东西,我摇头不语,因为我也不知道。但是从露出箱子的红纱布来看,那起码是一样女用品,除非郭老头自己在家有异装癖,那么这些东西只能属于他家曾经唯一的女孩,也就是他的女儿。尽管无法确定,也应当通知人家来领取,至于如何打开,那么就是她自己的事情了。
大约两个小时后,郭家女儿来了,我们都没办法跟郭家女儿说我是来寻找她爸爸鬼魂的,于是此刻我便成了他们拆迁工程队的一员。简单跟郭小姐说明了一下,我便领着她进了父亲的老屋,把乌龟和箱子给抱了出来。她看到乌龟的时候,惊讶地大声说,这乌龟竟然还活着!
我一听就问怎么了这乌龟你知道?郭小姐告诉我,这只乌龟是她还很小的时候,郭老头有一次在湖里捞鱼的时候捞起来的,当时背上长满了青苔,龟壳的下喙处,还刻着道光十二年的字,说着她把乌龟翻了个身,我果然在下喙处靠近尾巴的地方发现了这几个字。郭小姐告诉我,从那时候起,她们家就一直养着这只老乌龟,这只乌龟也不怕人,从小到大,就当宠物了,后来自己去了外地念书,回家的次数非常少,也就渐渐忘记了家里还有个乌龟伙伴的事情。更是没想到这次处理父亲丧事回来,竟然还能够见着这只乌龟。
我约莫算了算,如果从刻字那会算起,这乌龟都差不多快两百年了,人活到100岁都自然通晓天命了,两百年的乌龟,和郭老头有深厚的感情也是说得通的了。不过说来奇怪,在郭小姐抱着乌龟的时候,那乌龟竟然悠悠睁眼,接着慢慢把头给伸了出来,张嘴,吐出了钥匙。这大概是我见到过的匪夷所思景象里排名前十的了,乌龟的这个举动,似乎是在说,我终于等到你回来了。
我从地上捡起钥匙,交给郭小姐,说这应该就是这箱子的钥匙,是你老爸留给你的东西,快打开看看吧。她放下乌龟,用钥匙打开了箱子的锁,打开的那一刹那,我看到了一张奖状。不过我并没有仔细看,而是转身走出屋外,因为需要给郭小姐一点私人的时间。
我站在屋外抽烟,隐约听到屋内传来低声的哭泣。意料之中的结果,如果我没有猜错,那个箱子里应该是郭老头把自己女儿从小到大的一些东西都收起来了,而郭家女儿也正是因为看到自己小时候的东西,在悲从心起,对自己多年来没能好好陪在父亲身边而难过吧。世事如此,在遗憾也没有用,这都没有办法唤回父亲的爱。
后来她出来了,抱着箱子和乌龟。她告诉我,箱子她能带走,但是乌龟却没办法了,希望我们能够替它找个好人家,好好寄养,她还会回来看它的。接着就把乌龟交给了我手上。我答应了他,算是给这个重情义的乌龟一个好的去处。
等到郭小姐离开了,我才抱着乌龟进屋,让苟主任陪着我,看着我怎么起灵带路,否则我很担心他会赖账不给我钱。带路的时候,郭老头似乎像是卸下了自己的念想,安心地超脱了。
我叮嘱苟主任,对于这种生前留有执念的灵魂,即便是带过路,你们也在开工之前好好祭拜一下,烧点钱纸花不了多少钱,却能够让别人对你们推到人家房子的行为稍感安慰,也是起码的对逝去生命的一种尊重。最开始的时候,他的表情告诉我,他多少还是有点不以为然。于是我吓唬他,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可以一劳永逸的,今天我做的一切,是基于我对行业的了解和对逝者的尊重,看上去是好事,但是如果有一天性质发生了改变,很多事情,哼哼,就很难说了。他显然被我吓唬住了,赶忙问我,怎么个很难说法,我说你看那什么什么大坝,说是能够抗洪防洪,发电灌溉,是百年大计什么的,当初修建的时候呼声多高啊,可现在年年大水,说明和初衷相违背了,变了味,也就不那么乐观了。我故意把话说得这么模棱两可,也是为了不给他充足的反应时间。不过他还是答应了我,说在再度开工动土的时候,会烧大香祭拜,告慰郭老头的在天之灵。如此一来,我才收了钱放心离去。
赚了不少,我带着乌龟回了家。数日后,我联系到青城的一位居士朋友,他肯帮忙收养乌龟,于是我抽空给他送了过去,在他们道观的长生池里,我把乌龟放到了临水的台阶上,等了一会,乌龟就伸出头脚,扑通一下,爬进了池子里。
也好,从此修心,盼你早日得道。
第九十二章 胡子
在重庆的西北面,有一座县城叫潼南。虽然身为一个地道的老重庆,对这座县城的印象却十分浅薄。相传那里是陈抟祖师的故里,虽然我曾经听说陈抟是河南人。是非常有名的道家人,传说是伏羲老祖创立了八卦以后,在陈抟这里得到了彻底的发扬光大,以至于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第一宗教,数千年来经久不衰,他也是做了极大的贡献。
2011年4月,离我结婚的日子还有2个月,我接到一个朋友的邀请去参加了潼南的油菜花节,甚至发现他们在花田里,摆了个巨大的太极图案。虽然我不知道究竟是因为陈抟的关系才摆这么个太极,还是因为他们需要镇住个什么。不过那一趟,倒是因此经历了一件比较离奇的鬼事,当我开始意识到原来我跟柯南老师一样走到哪哪就会出怪现象的时候,离我金盆洗手的日子也不遥远了。
话说那天我跟我朋友从菜花节出来,打算在当地寻点好吃的,因为我毕竟是第一次去潼南,虽然隔得非常近。在吃饭途中我那朋友又通知了另一个潼南的朋友来一起吃,席间我的朋友突然起身敬酒,对我俩说,其实这次来潼南,看油菜花只是业余项目,接着对我说,这次把你叫来,其实是有事要请你帮忙。他转头对他的那个潼南的朋友说,这是小赵,是个戏剧表演艺术工作者,然后他也同小赵介绍我,却直接说了我是专干抓鬼这行的。
本来吧,朋友间帮帮忙是可以的,实在是犯不着用这样的方式把我给骗过来。于是我稍微有些埋怨他为什么不肯一开始就说实话,他的解释是,看到我快结婚了,害怕我因为家事繁忙而推脱,也就只好出此下策。他说小赵是他的大学同学,毕业后他开始跟着家族一起经商,小赵就留在了重庆没有回陕西老家,机缘巧合下,跟了一个潼南当地的川剧老艺术家学习川剧。我对小赵投去赞许的眼光,因为在文化渐渐不值钱的时候,像他这样的年轻人还肯投身老一辈的艺术风潮中,实在是非常不容易。既然朋友在拜托,我人也在当地,也就找不到推脱的理由,只能答应了。
小赵告诉我,事情是这样的。他从小就对中国的地方戏曲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毕业之后原本也是打算要找个正式的工作来做,或者是回老家去让家里人安排,就在这么个时间节点,一次意外的聚会,让他认识了他现在的师父。他的师傅姓张,是潼南县川剧团的一名戏剧演员,主要是唱净角。我虽然知道我们的国粹剧种尤其是京剧,是要分生旦净末丑的,殊不知原来川剧也是要这么分,而且我还区分不开他们各自代表的是什么。小赵告诉我,净角就是唱“大花脸”的,例如包公、李逵、鲁智深等,而他师傅最擅长的还是白脸曹操。几年下来,他一直跟着师傅在学习川剧唱法,由于他自己本身并不是四川人,所学起来稍微比较慢一点。于是直到目前都还一直处于一个学习的阶段,还没有正式上川剧团舞台表演的机会。那种团长组织下乡慰问演出到是上过台。小赵告诉我,他师傅已经40多岁了,而且现在地方戏剧的市场非常差,川剧团全年的演出都没几场,以前的那些老艺术家们一个个迫于生活压力,纷纷不唱了,出去另寻门路了。
这突然让我想到了前阵子在报纸上看到的一个新闻。标题是用赫大的字体写着,《昔日体操冠军街头行乞卖艺》,后来还被一个叫做陈光标的人收编进了自己公司,炒作足了噱头,接着也就一脚把人给踢了。也许这就是现状,有多少大学生高考前信心满满的填报了一个专业,接着在大学里辛苦念了四年甚至更多,真正到了快毕业即将走入社会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迷茫了,对前途对未来,开始反复问自己我学到的东西真的能保证我的一日三餐吗,不知道是由于惧怕还是逃避,他们很多人屡战屡败,最后还要沦落为众人口中的,“宅男宅女”或是“啃老族”。原来并不是我们自己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我们当初所认知的标准,已经渐渐在发展大潮里,被它们的建立者一点点的摧毁。据说70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后能够有人人羡慕的工作,80年代的大学生好像也都还混得不错,90年代就开始走了下坡路,00年以后的大学生,他们学的知识是最广泛的,却也成了最多的待业在家的人。
于是听着小赵说到这里,我突然心里泛起一阵可惜,我还依稀记得我很小的时候,跟着我那时候还没去世的爷爷,一起去现在渝中区抗建堂看川剧,喷火、变脸、连翻跟头,这些是我最喜欢看的。尽管我并不知道他们唱的到底是什么,只是那五颜六色的脸谱让我觉得非常好玩。不过随着自己的渐渐长大,我的爱好开始变成各种流行音乐,戏剧这种东西似乎离我非常遥远,也就从此没有关注,直到后来的越来越少,我才偶尔会在电视换台的时候,稍微在曲艺频道停顿那么几秒。小赵告诉我,川剧在戏剧中的地位算是比较独特的,因为它是融合了多种地方戏而来,如高腔、胡琴、灯调、昆曲、弹戏等,称不上是博大精深,但是却是非常的有滋有味,而且他学习川剧,除了自己本身的喜好外,还希望能够学到变脸的技法,这样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发扬光大,起码得保证这项绝学不会失传。
小赵说,他师傅虽然岁数算不上大,但是身体不太好,估计也唱不了几年就要离开舞台了,这次希望我帮忙,就是因为他师傅的事情。我说怎么难道你要我去劝你师傅要他不退出川剧行业吗?他说不是,是最近他师傅常常会一个人愣神,然后就像被什么东西迷住了一样,既不画脸谱,也不穿戏服,就带着一串胡子一个人自言自语的唱起来。这期间,谁喊他也不会答应,而且唱完以后一定是原地坐下,耷拉着脑袋,要过一会才会醒过来,好似失魂落魄一般,却对自己的行为什么都不记得。小赵并没有跟师傅住在一起,但是白天练唱的时候,常常会看到师傅有这样怪异的举动。也听师母说起,晚上师傅也偶尔会这样,而且到了最近频率竟然越来越高,起初大家还以为张师傅只不过是入戏太深,加上上了岁数,也许是梦游,都没有太引起重视。直到现在大家才意识到问题不对了,也八方在附近寻找过各类术士,统统无果,莫名其妙的符水喝了不少,却始终没有效果。直到最近的一个道士告诉他,他师傅是被鬼上身,但是由于那个道士并不愿意来弄清来龙去脉,于是临走前只留下一句“解铃还需系铃人”的话,就接着云游四方的。我大概能明白这个道士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的意思是说,如果没能够解开附身在张师傅身上的那个鬼的某种“念”,所有的施法都是徒劳的。而张师傅现在除了时不时的被上身以外,身体什么的都还是非常正常的。但是毕竟被鬼缠身也不是什么好事,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找到我是因为我那朋友的关系,也算是小赵对自己师傅的一片孝心。
听完他说的,症状是和鬼上身相似,就跟先前那个老裁缝一样,自己做了自己不曾记得的事情。于是我提出吃完饭后去他师傅那里看看去。
在我印象中,唱川剧尤其是扮演曹操这样的角色,应当是非常生猛的一个人,脸上涂成白色是戏份的需要,但是眼神一定要有曹操那种奸雄的感觉。不过看到张师傅的那时候,我却落差很大。他看上去不高,而且留个光头,表情看上去有些忧郁,我实在很难把这样的人跟曹操联系在一起。张师傅非常和善,但是大概是因为身体的关系,他给我的感觉的确如小赵所说,有些虚。小赵告诉了张师傅我们的来意以后,张师傅有些不好意思,连连说麻烦我们了。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种感觉,好像眼前这个老戏剧艺术家为什么对我们这些人如此唯唯诺诺的客气,不过我很快想明白这是因为什么,是因为自身行业的逐渐没落,以至于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当年的那个戏子,大概是觉得低微吧,想到这里,不禁惋惜。坐下以后简单聊了几句,我开始询问张师傅的身世,因为根据之前小赵所说的来看,张师傅之所以会被鬼上身一定是有缘故的,于是弄清楚他的身世或许能够发现一些问题所在。
张师傅说,他是1981年跟着他的师傅学习川剧的,1981年,那年我才刚刚出生,这么说来,张师傅已经唱戏唱了30年,十来岁就开始学艺了。他说他的师傅也是唱了很多年的老戏剧家了,川剧的一些技法他的师傅基本都会,而且在50年代到80年代这期间,在当地算是有名的净角。尤其是唱《千里走单骑》里的曹操,演得活灵活现。张师傅告诉我,他的师傅在90年代的时候去世了,直到那时候开始,他才正式挑大梁,成了当时剧团里的台柱。说着张师傅感叹到,他这一生若是没有他师傅的教导,他可能到现在也是一事无成,说不定还干了什么不好的事呢。我问他为什么会这样说,他说他在从师以前,本来是地方上一个小混混,成天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后来是因为肚子饿得不行了,跑到他师傅家去偷东西吃,当时还没拜师,被他师傅给抓住了,看他可怜,于是就提出收他为徒,这才让他走上了川剧艺术的道路。
听到这里,我很有亲切感,因为虽然不是一个年代的人,但是却有类似的遭遇。任何一个偶然,也许都会成为改变一生轨迹的理由,张师傅若是不去偷东西吃正如我当年如果不毅然跳上南下的火车,那么他也不可能拜师学艺成为一个川剧艺术家,我也不会因为火车上的那个瞎子的托付,成为一个不入流的猎鬼小子,自然也不会有今天的这次碰面,所以一切都是机缘,缘起缘灭,总归是个缘字。
张师傅告诉我,他师傅是个苦命人,可谓生不逢时。在刚刚解放不久的时候,全国百废待兴,所谓的破旧立新,倒也是在鼓励他们的川剧艺术发展,于是自打他开始登台表演开始,就成了当地的名角。不仅仅是曹操,他师傅还把包公和关羽也是演的活灵活现,后来川剧团吸引了一批新人,其中有一个女的,是唱花旦的,最拿手的就是昭君出塞和贵妃醉酒,后来这个女的渐渐就跟他师傅好上了,成了他的师母。张师傅坦言,关于师母的故事他听过许多,但是却从来没有见过师母,因为师母在60年代的那场文化大浩劫中蒙难,后来抑郁而死。所有关于师母的故事,他都是从自己师傅口中得知的。
我听见有死人的事情出来了,赶紧抓住发问,希望张师傅能够把他师母去世的过程说得详细些。张师傅说,这也是听他师傅说的,当时他的师傅跟师母刚刚结婚不久,两人还都是县川剧团的台柱,来看戏的人比现在要多得多,但是恰好那期间遭遇了那场浩劫,在加上原本作为一个戏子来说,社会地位本来就不高,而那些所谓的“造反派”也更是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似乎把人人都不放在眼里。有一次他们当中一个当小官的来包场听戏,见他师母长得好看,就百般刁难,一会要唱贵妃醉酒,一会又要唱梅花诗,一会有换什么出塞北,后来他师母说了句官老爷能否一次听完一段再换,因为她反复换装实在麻烦而且耽误自己不说还耽误了整个戏班子的表演,但是她的这句话让那个人不高兴了,于是扬言说你们这群下九流的戏子也敢跟我说三道四,信不信我拆了你们的台子。川剧团的负责任和张师傅的师傅都出来帮忙周旋解围,但是那人一律不买账,愤愤拂袖而去。过了没多少日子,张师傅的师母就被扣上了高帽子,强行拉到街上游街,跪在地上接受众人无端的批判,张师傅的师傅也没能逃过,作为犯人的家属,一样接受审问。到最后也没能批斗个什么结果出来,大家渐渐也就散去了。这期间大大影响了川剧团的表演,两个台柱都被当成反革命而被捕,即便是事情过去了,他们也不敢再聘请这样的人来继续唱戏。张师傅的师傅生性还算豁达,觉得人吃亏是福,只要命还在,生活就能持续下去,但这并不代表他真的忍下了这口恶气。只不过碍于人微言轻,自己本来在那个年代也算不得什么高档职业,不忍也得忍了。但是张师傅的师母毕竟是以个女流,对于这样的无端指控,她肯定是非常委屈的,再加上风头过去以后,没有剧团肯再请他们重新登台,她甚至觉得自己的一生已经完全毁了,接着抑郁成疾,最后就这么含恨死去。
我得说实话,我虽然调皮捣蛋,从小都不是个乖学生,但是好歹在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我还是跟着学校的大小孩子们一起上台讴歌过他,对于他这个领袖,我自然是无比尊重的。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那场浩劫,就是个天大的错,不过这种错似乎还不足以撼动人们对他天神般的崇拜,也就那么短短的10年,蒙冤而死的人,无法计算。当然历史的问题交给历史来评断,我无非就是一介草民,也没什么权利在这里说三道四。所以听到张师傅讲起他师母的故事,我还是非常痛心的,只不过时隔多年,早已无法改变罢了。就张师傅师母的死法来说,足以有一万个理由让她成为一种怨念而留下,于是我在这一刻开始猜测张师傅最近鬼上身,也许和他从未谋面的师母有关。
张师傅接着告诉我,当时他的师母死了以后,他师傅也暂时没有回到舞台上,在给师母下葬的时候,他特意剪下了自己老婆的一些头发,留作纪念。这么一拖就是几年时间,他一个唱净角的人,竟然也留起了长长的头发,不得不说的是,这跟梅兰芳似乎有点相似,旦角留胡子,净角留长发,也不知道是不是都用同样的反抗,或者说是共同的抵触。几年时间以后,他师傅才渐渐从这种心情下走了出来,而且那个时候全国的气氛稍微有所缓和,很多冤案也得以平反,他师母的案子平反以后,师傅才重新接受了县川剧团的邀请,重新回到了舞台上。
我打断了张师傅,问他师傅去世的时候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给你,他说有,当时师傅留给他了一套自己穿了多年的曹操的戏服。他还告诉我,师傅重回舞台的时候,自然也要剪掉头发,于是他便把自己的头发和起初师母的头发合在一起,经过脱水等处理以后,做成了一副髯口。
我问他什么是髯口,小赵接过话说,就是挂在耳朵上的胡子。我恍然大悟,才发现原来小时候喜欢看的那种胡子竟然叫做髯口。于是我突然想到小赵告诉我的,张师傅每次开始出现怪异举动的时候,都要先恍恍惚惚的去带上胡子,于是我问小赵,你看到你师傅那时候戴的胡子,是不是就是你师公留下的那副?小赵似乎也联想到了什么,说是,我心里暗暗有了个答案,接着我对张师傅说,如果方便的话,请给我看看那副髯口。
显然,从我们之前的谈话顺藤摸瓜,聊到此刻,张师傅大概也明白了自己的怪异行为是因为什么。不过我还没有证据,也就无法先说出口。张师傅从屋后拿出来一个皮箱,他告诉我这个箱子是他全部的生命,打开后,他取出了那副髯口。我先是把髯口拿在手里仔细看了看,这是一个好像听诊器一样可以挂在耳朵上的东西,粘连胡须的地方是一块长长的铜片,在连接胡须的地方上面一点,铜片的内圈处,我清晰的看到一首诗:
“自古宫闱多憾事,痴情难留月长圆。可怜七夕杨玉环,醉伴孤灯望长天。”
我把这首诗念了出来,张师傅告诉我,这就是贵妃醉酒里面,非常经典的一句台词。我听过新贵妃醉酒,但是老的就没听过了,不过从这首诗的含义上来看,似乎是在感叹杨贵妃的孤寂,还有一种深刻的遗憾。张师傅说,这是他的师傅亲手刻上去的,胡子是夫妻俩的头发,大概是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亡妻的眷恋,还有自己与之永远结发,永不分开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