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

  “当年日本全面侵华,已占据了半壁江山。烧杀抢掠,荼毒百姓之事做下多少,唉,那也不必提了。为了粉饰太平,日本人邀了许多名伶戏子为他们唱戏。李含玉痛恨日本人,却无力与他们直接对抗,便重金访得一种蛊虫,自己亲自加以培育。该蛊施放之际无声无息,中后也毫无异样之感,甚至可以多年不发作。但只要皮肤接触一丝血腥,七日之内必将毫无异状而死。事后检验查不出丝毫问题。李含玉对此十分得意,名之曰‘挂角’,取的是‘羚羊挂角’之意。”
  “为日本人表演前,他将‘挂角’藏在了自己衣服的水袖中。压轴的大戏是他的《贵妃醉酒》,他在杨玉环独饮之后的一段醉舞中趁机施放了‘挂角’之毒。这段舞令日本高级指挥官青木大为赞叹,直称‘盛唐霓裳羽衣之盛景,于今得以复见’。”
  “噢,青木这个人我听说过,看不出他居然是个懂戏之人。”我道。
  “他虽懂戏,但为人之残忍冷酷,是我生平仅闻。”老人叹了口气,举起酒杯浅尝了一口。“‘挂角’一蛊无法可解。李含玉料想他虽为最高指挥,但必会常常亲手屠杀战俘,以此为乐,才不惜以自己同时中蛊的代价来诱他入彀。”
  “然而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次堂会唱完之后,足有数年,青木虽然仍在我中华继续为恶,却没有再亲自上阵杀过人,居然一直侥幸偷生。李含玉却觉得自己命数已尽,便主动相邀,希望此时已贵为司令的青木赏光去欣赏他的新剧《明月阙》。这戏讲的是明末遗恨的往事,唱腔凄婉,一唱三叹。他在这出戏中特意加入了一段剑舞,这段舞一毕他便自刎台前,血溅三尺之外。”
  我已有所预感,此时忍不住插话:“指挥官是一定要坐在最前排的,看来青木这次在劫难逃了。但是据我所知,他是染上了伤寒病死的啊。”
  老人冷笑道:“他死得无痕无迹,军医虽然一定会觉得蹊跷,也会联想到当日李含玉在堂会上莫名其妙的自刎。但李含玉已死,生前又亲友寥落,既然无法追究,自然不能承认最高指挥官居然不慎着了一个小小戏子的道儿,到死都是个糊涂鬼。”
  “想不到李含玉以一个戏子的身份,竟有古时聂政荆轲轻身重义的任侠之气。”想起这一代名伶当日的辉煌,我不禁心下怅惘。
  “聂政荆轲的做法未免过于简单直接,失之粗暴,李含玉却轻歌妙舞中杀人于无形,虽然都付出了生命,但有效得多了。据我耳闻,青木听戏当日所穿并非军装,从你描述的情景来看,那戏装若是李含玉的,那么青木赴堂会时所穿便装,十有八九便是这件大衣了。最终那戏装能反败为胜,只怕也是‘挂角’遗风。不过这挂角几十年犹未失效,尚可理解,但是为何能人衣通吃,恐怕就在李含玉自己意料之外了。”
  老人的酒意又浓了几分,问道:“你遇到这身戏服的那个小镇,是否无人食荤腥?”
  “我当日行动匆忙,没有注意。不过就我看到的地方好像确实没有卖肉的。”
  “那就是李含玉找到并培育出了‘挂角’的地方。”
  斗樱
  文/景翔
  一、不速之客
  1938年,武汉沦陷。日本扶植伪国民政府“统治”。1940年春,日驻汉陆军司令樱冢三川少将突然放出消息:下月将举行盛大的“赏樱大会”,以庆祝“中日亲善,东亚共荣”。
  消息一出,赏樱大会成了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话题,可樱冢心中还有一层盘算。
  他出自园艺世家,少年时曾随族长远赴欧洲参加世界博览会,凭借自己培育出的名花斩获大奖,族长对他寄予厚望,可几株樱花怎么能满足得了他的野心?他一心想建立奇功,私自去报考了军校。族长盛怒,将他从家族除名,不料樱冢竟一路荣升少将。当他一身戎装再次踏入家门时,当初不可一世的族长头也不敢抬,只是战战兢兢地迎接。
  可在军中,许多同僚却拿樱冢的出身说事,称他“泥腿匠人”。他向军部请战,军部却让他做个什么驻防司令,听起来不错,可惜是个远离战火的摆设。樱冢可不想这群武夫立功升官,再踩到他头上,所以必须证明自己比这些大老粗更有价值!
  樱冢便在心中定下两条策略:一面推行奴化教育摧毁中国文化根基,一面抛出小恩小惠进行分化与拉拢,让这个敌国变成一盘散沙,彻底俯首称臣,一展自己的雄才。那时,他就不仅是乱世名将,还是治国能臣!
  为此,樱冢不惜动用重金,硬将老家最著名的樱树移植到中国……
  赏樱的地点是一处别致的小公园,这处小公园是从某个江城乡绅那里掠夺过来的,封园已有一年。半月后,天还未亮,人群已将这处小公园挤得水泄不通。
  忽地,天边出现一线曙光,有人惊叫一声:“好漂亮的朝霞!”只见一团浓得化不开的粉色云霞低垂,有人伸手触摸,却摸到了柔软的花瓣,竟不是红霞,而是樱花!
  此时朝霞升起,仿佛要与樱花争辉,却比不过樱花绚烂。春风吹来,花瓣纷扬,如同一场红中带粉的柔雨,映得人人脸上光彩斑斓。许多伪政府高官摇头惊叹,陪同他们的贵妇也如顽皮少女,扑捉彩蝶般的花瓣。
  樱冢朗声道:“诸君请看,樱花绽放如云霞壮美,凋落如飞锦绚烂。都说花有君子品性,我帝国武士便像樱花,虽终须凋落,但一生璀璨,引人称颂!”
  现场鸦雀无声,樱冢知道人群心头震撼,吹嘘一番日本樱花的历史后,得意道:“这株家传宝樱,有幸得天皇陛下赐名‘千堆锦’,花分八重,每一重渐次变化,每时每刻皆有不同。此等奇花,唯我东瀛有……”
  “千堆锦,好!”伪警察局长宋兴巴结讨好地喝了起来。樱冢还想趁热打铁,突闻人群中传来一浑厚声音:“那可未必!”只见一老者拨开人群,径直走到他面前。
  老者腰板挺直,白发根根直立,身后还跟着一位美貌少女。
  “不知老丈有何见教?”樱冢目光森冷,老者却呵呵一笑:“将军可知‘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苍垂扬岸’一诗?这诗却是唐朝李商隐所作,不知那时东洋可有人吟赏春樱,留下千年诗句?”
  樱冢一时语塞,老者又道:“不是中国无人赏樱,只是春有春兰,夏有夏荷,秋有秋菊,冬有冬梅,尽是把四时花事给占住喽!”言外之意是说中国名花繁多,樱花在其中竟是排不上流品!
  老者说得兴起:“小老儿偏爱旁门左道,家中不巧正有一株樱花。不如诸位明日再移驾小老儿草庐,品评一番高下,将这赏樱大会变成斗樱大会如何?”
  市民就是来看热闹的,只是还有些信不过老者,一时没人附和,老者拱手道:“小老儿梅山,人称花匠梅……”人群闻言轰然作响,议论纷纷。
  二、隐世名匠
  “哪个花匠梅?”“还能有哪个花匠梅?”“嘘,花匠梅也是你叫的?那可是御匠梅!”……
  原来,这梅家世代在京城园林担任重职,人称“御匠梅”。后来梅家隐入民间,但凡哪家大兴园林,无不重金请梅家指点。
  梅山两个儿子早逝,膝下只有独孙梅承宗。梅山希望他能光大梅家,可梅承宗一心想去学什么“化学”,竟连夜离家。一个月后,电报传来,梅山才知道孙子去了欧洲!他心如死灰,退隐山林。
  幸好梅山身边还有个故人遗孤柳翠,梅山将她当孙女一般抚养,还送她去女子学堂读书。柳翠曾在他面前长跪不起,说是要学习梅家的花艺,梅山便将一身技艺全数教给柳翠。
  这次来赏樱,也是柳翠提出的。谁知梅山叹道:“你只当是寻常花会,却不知这是小日本的阴谋诡计。这人有人魂,国有国魂。人没了魂,行尸走肉;国没了魂,国将不是国,小日本不仅想夺我国土,还想灭我国魂啊!”
  柳翠吓了一跳:“那……那我们不去了!”梅山一捋银须:“哼,不去怎么行?我偏要去挫挫小日本的锐气!”
  这一露面,便引起了轰动!隐居御匠出山,叫板日军少将,将赏樱大会改为斗樱大会,谁不想看看热闹?“赏樱不如斗樱!”“御匠出手,肯定能赢!”……
  樱冢脸色阴郁,对方提出挑战,退让即是认输。可这老头儿似乎又胜券在握……
  “司令,要不要把他……”宋兴附耳低语。
  樱冢摆摆手,这是亲善大会,不是杀人比赛。在内心,他也有一股骄傲,樱冢家数百年的造诣,怎会输给一个破落宫匠!这次赢了,对中国人的士气又是一次沉重打击!他笑道:“就如老丈所愿,将赏樱改为斗樱好了!”
  三、斗樱大赛
  第二日,来看斗樱的人竟超过昨日,他们窃窃私语,早已没了之前的死气。草草看过“千堆锦”,梅山向人群一挥手:“那樱树在东湖磨山的一处小园,小老儿特地备好了酒水,劳烦诸位移步。”人群来了精神,纷纷跟着梅山往磨山小园去了。
  人群一路说笑,一阵微风吹来,最前面的惊叫起来:“下雪了!”众人抬头一看,这晴空万里,哪里来的雪?不禁纷纷讥笑。可不一会儿,他们也看到天边纷纷扬扬,前面却又有笑声传来:“哪里是雪,分明是樱花!”
  后面的人踮起脚来,才看到一株樱树。樱树并不太高,树冠却分外宽广,白色的樱花层层叠叠压在枝头,仿佛雪山冰冠一般。春风拂过,更是“雪花”飞舞,纷纷飘落在众人身上。
  樱花少见纯色,连日本白樱“素姬”,也含了一丝杂色,可眼下落在樱冢手中的花瓣却冰雕雪琢,几欲透明。天空掠过几朵白云,满树光影霎时变幻,有如阳光透过冰雪,折射出千般色彩,万般变化!弄得樱冢也有些目眩神迷。
  梅山笑道:“这樱树名唤‘千秋雪’。人已到了,斗樱大会怎么个‘斗’法,就由将军定下,定好了就请大家来评评,‘千堆锦’和‘千秋雪’究竟谁胜一筹?”
  樱冢心头生出几分忌惮,又躲不过,只得道:“赏樱有三法:赏色,赏形,赏意。一看色彩是否纯正,二看形态是否美观,最重要的那便是意境了,诸君请自己评判吧。”
《奇情寐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