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站收录的全部作者均在此页,推荐使用Ctrl+F 来查找作者。
刘墉,生于台北,籍贯北京,现居美国。知名华人作家、画家。一个很认真生活,总希望超越自己的人。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驻校艺术家、圣文森学院副教授。出版中英文著作六十余种,在世界各地举行个展近三十次。创作的原则是“为自己说话,也为时代说话”;处世的原则是“不负我心,不负我生”。现主持水云斋。他的处世散文和温馨励志散文书籍经常成为华人世界的畅销书,被称为“沟通青少年心灵的专业作家”。
/作品数:5陆天明,祖籍江苏南通。生于昆明,长在上海,血型A。天生一个不安分的人。地道的汉族血统却偏偏长得不像汉人。曾两次上山下乡,在大西北的荒原上生活了整十二个年头。少年时代写诗,青年时代写话剧后来写小说和电视剧。现供职于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主要作品有大型话剧《扬帆万里》、《樟树泉》,中篇小说集《啊,野麻花》,长篇小说《桑那高地的太阳》、《泥日》、《苍天在上》(已被拍摄成长篇电视连续剧在全国播映)和《木凸》,电视剧《华罗庚》、《冻土带》和《不散的军魂》等。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编剧,1997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作品数:7柯云路,中国知名作家,在文学领域,著有长篇小说《新星》《龙年档案》《芙蓉国》等二十余部,并多次引起轰动。在文学以外,著有大量伪科学类作品。文学以外的作品有《人类时间》,《极端十年》,《焦虑症患者》、《工作禅二十四式》《破译疾病密码》《走出心灵的地狱》与《破译命运密码》等等。
/作品数:6孔庆东,1964年生,祖籍山东,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中共党员,哈尔滨三中和北大中文系毕业,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攻中国现代文学。孔庆东擅长和媒体交锋,语言幽默但常常出言不逊。孔庆东是坚定的民族主义者,经常发表时评,曾遭新华社点名批评和中联办不点名批评,但他始终拥有忠实的支持者。
/作品数:13纪连海,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历史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西城区学科带头人,西城区兼职历史教研员。1986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曾经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正说和珅》等56讲;在上海电视台《文化中国》栏目主讲《〈孝庄秘史〉大揭秘》等105讲,先后出版过一些历史著作。纪连海在《百家讲坛》中的每一次开讲都引起极大关注,他的“和珅十讲”以平均收视率0.69%荣登《百家讲坛》开播5年来的收视率冠军至今无人超越。
/作品数:1晋原平,男,1963年6月出生。1979年免试进入山西大学中文系,1983年8月毕业。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忻州地委办公室副主任、地(市)委副秘书长兼市委督查室主任、市委常务副秘书长、忻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系中国作协会员、山西作协主席团委员、山西大学客座教授。
/作品数:2蒋光慈,1901~1931。原名侠僧,笔名光赤,河南固始县陈淋子镇联合村人。“五四”时期参加芜湖地区学生运动。民国10年(1921)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从事文学活动,曾任上海大学教授。民国16年与阿英、孟超等人组织“太阳社”,编辑《太阳月刊》、《时代文艺》、《新流》、《拓荒者》等文学杂志,宣传革命文学。著有诗集《新梦》、《哀中国》,小说《少年漂泊者》、《野祭》、《冲出重围的月亮》等。
/作品数:3季羡林,男,山东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终身教授。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曾撰文三辞桂冠。
/作品数:9焦述,1961年9月生于江苏如皋。做过农民,穿过军装,当过警察。曾经在军队和省、市领导机关从事过多年秘书工作。最终选择记者为职业,现为江苏省南通日报社编委。代表作品有《中国式秘书1》《中国式秘书2》《中国式秘书3》。
/作品数:1姜戎,原名吕嘉民,1946年4月出生,籍贯上海,生于北京。曾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师。主业:政治经济学,偏重政治学方面。1967年自愿赴内蒙古额仑草原插队。1978年返城。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作品《狼图腾》:1971年起腹稿于内蒙古锡盟东乌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于北京。2003年岁末定稿于北京。2004年4月出版,后凭此作荣登“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2015年2月,由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拍摄的电影版《狼图腾》上映,引发热议。
/作品数:2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被誉为“鬼才”。代表作有《秦腔》、《高兴》、《心迹》、《爱的踪迹》等,曾获多次文学大奖。
/作品数:18韩少功,笔名少功、艄公等。湖南长沙人。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执笔含有大量史料的传记《任弼时》(与甘征文合作)。199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引起各方争论。他是1985年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发表《文学的根》,提出“寻根”的口号,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一主张。比较著名的有《爸爸爸》、《女女女》等,表现了向民族历史文化深层汲取力量的趋向,饱含深逢的哲学意蕴,在文坛产生很大影响。
/作品数:4呼延云:著名推理小说作家,他在法医学、刑侦科学和犯罪心理学领域均有较深的造诣,擅用叙述性诡计,构筑起一个个恐怖诡谲、极富创意的不可能犯罪案件,同时又坚守推理小说的本质:以严密的逻辑性推导出不可预测的震撼结局。代表作为《嬗变:推理者与杀戮者的顶级较量》、《镜殇:推理者挑战不合理犯罪》。
/作品数:5恒殊,北京人,伦敦传媒学院出版专业硕士,新华社《环球》杂志专栏作家先后曾在《ELLE》《TANK》《DAZED&CONFUSED》等英国顶极时尚杂志社任职,兼职写作与翻译。自2006年夏在北京和上海创立吸血鬼联盟,至今会员逾万人,经常举办聚会、媒体合作,在各大期刊发表介绍性文章和小说。是国内吸血鬼文化的奠基人。现定居在英国伦敦。现为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约作家。
/作品数:2何大草,本名何平,祖籍四川阆中,生于成都,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曾在《人民文学》、《十月》、《钟山》、《江南》等刊物发表小说百万字,代表作有《如梦令》、《李将军》、《白胭脂》、《一日长于百年》、《一千只猫》、《午时三刻的熊》等。中短篇小说集《衣冠似雪》入选中华文学基金会“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出版有长篇小说《刀子和刀子》、《午门的暧昧》。现执教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
/作品数:2何顿原名何斌,湖南郴州人。原名何斌,长沙市人,下过乡,读过大学,当过美术教师,干过装修等,现为长沙市文联创作室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就这么回事》、《我们像葵花》、《生活无罪》、《清清的河水蓝蓝的天》等。被评论界视为“新生代”和“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部分作品被国外翻译出版。2016年6月12日,湖南作家何顿凭借长篇小说《黄埔四期》摘取第二届“路遥文学奖”桂冠。
/作品数:6海岩,原名侣海岩,1954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应征入伍,曾做北京市公安局干部、北京新华实业总公司管理处处长、昆仑饭店总经理、董事长,现任锦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锦江集团北方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便衣警察》、《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玉观音》、《平淡生活》、《深牢大狱》等。
/作品数:14虹影,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英籍华人女作家、诗人。中国新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1962年生于重庆。曾在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上海复旦大学读书。 1981年开始写诗,1988年开始发表小说。1991年移居英国。代表作有长篇《孔雀的叫喊》、《阿难》、《饥饿的女儿》、《K》、《女子有行》、诗集 《鱼教会鱼歌唱》等。曾旅居海外,现居北京。
/作品数:15顾城,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顾城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 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后期隐居激流岛,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谢烨后自杀。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作品译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种文字。
/作品数:2关中土,原名李建锋,1984年生,现漂泊于深圳。著有长篇小说《国家脊梁》《禁区》《绝对机密》等书。
/作品数:2关仁山,当代文学家。河北唐山丰南县人。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天高地厚》、《白纸门》、《风暴潮》、《福镇》等六部, 中短篇小说集《大雪无乡》、《关仁山小说选》、《野秧子》等8部书(集)。中短篇小说《大雪无乡》、《九月还乡》、《蓝脉》、《红旱船》、《落魂天》、 《平原上的舞蹈》、《红月亮照常升起》、《苦雪》等,七百余万字。
/作品数:1高满堂,中国电影电视编剧作家。共创作电影四部;电视剧五百部(集),中短篇电视剧《午夜有轨电车》、《相依年年》、《远山远水》获得第五届亚洲电视节金奖、第三十九届亚广联ABU娱乐类金奖、“飞天奖”一等奖。长篇电视剧《小楼风景》、《抉择》、《突围》获得“飞天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金鹰奖”。个人获得全国“电视百佳”、辽宁省优秀专家称号。
/作品数:1刘勇,笔名“格非”,1964年出生于江苏镇江丹徒,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81年,刘勇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刘勇著有《格非文集》、《欲望的旗帜》、《塞壬的歌声》、《小说叙事面面观》、《小说讲稿》等,他的中篇小说《褐色鸟群》曾被视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是人们谈论“先锋文学”时必提的作品。2015年8月,刘勇作品《江南三部曲》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作品数:7古华(1942.6.20—) 原名罗鸿玉,湖南嘉禾人。1961年冬结业于郴州农业专科学校。后长期在湘南山区农场劳动,坚持自学并业余写作。1962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杏妹》。此后10余年间陆续写了一些中、短篇小说,大多反映农村新人新事。1975年秋入郴州歌舞团任创作员。1978年以后,对现实生活有了较深的认识,艺术上也日益成熟。长篇小说《芙蓉镇》发表后,引起文艺界很大关注,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作品通过湖南山村普通劳动妇女胡玉音劳动发家,屡遭不幸的生活经历,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深刻揭露极“左”思潮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短篇小说《爬满青藤的木屋》,也着力批判极“左”路线,获1981年全国短篇小说奖。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同年到北京,入文学讲习所学习。
/作品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