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

  “不过是个普通……”话说到这里,突然顿住了,依稀想起木匣上刻着一朵浮雕莲花,与自己接到的那只装有人眼的盒子极为相似。
  “看来你也记起了。”
  “说不定是巧合……”
  “自然有此可能。但反过来说,巧合之中,或许正有玄机隐伏。”
  这回尉迟方是真正无话可说了。默然走了一段,酒肆主人看了兀自气鼓鼓的校尉一眼,笑意隐现:“尉迟。”
  “什么?”
  “你也是个古怪人啊。”
  “过奖,”校尉余怒未消,没好气地说道:“与李兄比起来,在下自觉正常得很。”
  “呵呵。我是第一次看见不担心自家生死,却为别人惹闲气的。”
  尉迟方这才想起早间之事,“嗨,那有什么好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我可没你那许多猜疑念头,只有一身武艺,好歹要派些用场。”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刺客手段诡诈多端,跟战场上一刀一枪的对抗毕竟不同。”
  “怕甚么,我又不曾做过亏心事……”校尉突然想起对方先前的话,“对了,你刚刚说杀人必有原因,可我当真想不出谁要置我于死地。”
  “是啊,这就是先前所说的难解之处。”说到这里,酒肆主人手指轻弹前额,呆呆出神。
  见他如此,尉迟方心中倒有点过意不去,安慰道:“李兄放心,莫非你信不过我的本事?结交朋友,讲的便是信任二字。恕我冒昧,你有时实在是猜疑过多了。”
  “哈哈,好好,我不疑郡主便是。”
  “咳,”尉迟方脸上一红,分辩道,“我可没说她……对了,改日我引见另一位朋友给你,就是华原县令方恪。那可真是位好男子,品格见识都是一等一的。你见了他,一定投缘。”
  “嗯。”应了一声,又回到心不在焉的状态之中。良久方才抬头,“你说什么?是谁?”
  “华原方县令,如今刚调入京中任职。今早正是和他一起游览的。”
  突然伸手抓住校尉肩头,猝不及防,让尉迟方吓了一跳,再看对方脸色,竟是意料之外的严肃。
  “你是说,今早他与你一起?”
  “没错。”
  “接到木盒之时他也在场?”
  “是……”
  不等他说完,李淳风立刻问道:“他现在哪里?”
  “这……他……应该住在驿馆吧。”尉迟方被弄得昏头转向,“怎么了?”
  “快走!”
  第八章 诱饵
  夜已深,薄云掠过,掩住月光。“卜”地一声,却是桌上灯花爆了一下。方恪揉了揉酸涩的双眼,取过烛剪,刚碰到灯芯,突然一阵飒飒微风吹了过来,手一颤,烛火奄然而灭,只留下一道发白的烟气,消散在黑暗中。
  转头望去,只见窗上树影摇晃。此刻眼睛已稍稍适应了黑暗,于是站起身,借助星月微光摸索到窗前,却是关得严实,窗纸也完好无损。就在此刻,突然听到耳边传来一声似有似无的叹息。
  方恪一瞬间毛发倒竖,哑着声音叫道:“谁?是谁?”
  迷蒙暗影中沉寂了片刻,随后便听到一些细小怪声,像是被压抑在地底的低泣和呼救。恍然自身所在之处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坟墓,四周到处是绝望濒死的人,空气被一丝丝抽走,呼吸也变得困难,重压之下听到自己心跳如擂鼓。
  “不!”
  拼尽全力叫出这一句,随即眼前一黑,便跌入了无所知的空间中。
  “不!”
  这一声已经近乎惨叫,易秋楼的脸色看上去比起死人好不到哪里,“别的都好商量,要我去当诱饵,万万不可!”
  荆烈无可奈何地看了一眼李淳风,一脸“我早知这样不行”的神情。此刻这位风流自负的雍州长史、世家公子,正靠在最宠爱的侍婢身上,裹着两床锦被瑟瑟发抖,丝毫没有往日脂粉丛中倜傥模样。
  “这可不是我胆怯……李先生你也看到了,我如今重病在身,实在起不了床。”
  投来的目光可怜巴巴,任是铁石心肠,也要不忍,偏偏眼前这青衫男子却好像一无所觉。
  “哦?长史有恙么?无妨,在下可以代为诊治。”
  “哎、哎,不必,不必……”
  “怎说不必?”李淳风不由分说抓过他的手腕,“左寸浮而洪数,右尺沉细,是心火郁积之像。不宜卧床,倒要多劳动才是。”
  “荆烈……”易秋楼眼光转向下属,求救一般,“我平日待你不薄啊……”
  叹了口气,荆烈道:“长史大人既然病了,这诱敌之计不妨缓行。”
  “对,对,缓行,缓行。”如逢大赦,易秋楼立即连声附和。
  “长史可以缓,刺客却不会。昨日,华原县令方恪在驿馆被杀。”酒肆主人垂下眼,令人无法窥见他眼中神情,“此事本可阻止,只可惜阴差阳错,刺客误将残肢送到了另一人手中,以致错延了时辰。我与尉迟赶到之时,刺客刚刚离开。”
  “什么?方大人也……”
  荆烈点了点头,低声道:“就在昨夜,是李先生发现的。”
  “老天!”
  一声呻吟,长史倒在床上,双眼翻白。
  “目前为止,刺客已杀七人,无一失手。”看了看周围,李淳风道:“恕我直言,易大人这里的防卫对付小贼还可,若要对付杀手,只怕无效。”
《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