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

  倏然间,天火地水尽数消失,一股怨怒的气息向着四周扑散开去。穷奇微微颤动着起身向前走来,但只迈出几步,便跪伏在我面前数尺的地方。它缓缓抬起头,双目望着我,竟似感激般地颔首三次。
  随着穷奇口中发出一声悲凉的长吼,它的身体渐渐地淡化消去。不多时,眼前只剩下那支舜帝铜锥在地上泛着幽幽的光芒。
  ……
  家中,晖儿和S忙着帮我们包扎处理伤势,莫炎一言不发地望着沉思中的我,林岳则懒懒地歪在沙发上闭目养神。
  “穷奇在你手上解脱了五千年的痛苦,对它来说是件好事,对你来说则是件功德。”莫炎淡淡道,双眼却一直盯着我手中的舜帝铜锥。
  “解脱了穷奇和少昊之子的痛苦……”脑中有些怅然,我无意识地摇头叹道,“这种所谓的功德还是少些吧~~”
  “这就未必能由得你了。”莫炎坐直身形,一字一顿地说道,“至少从丽江回来之前是这样。”
  “丽江?云南丽江?”正在为我涂抹药物的晖儿疑惑道,“亦凡去那里干什么?”
  “因为这是他答应我的条件。”莫炎似乎很珍惜说话的力气。
  我向晖儿点了点头,对莫炎道:“穷奇已经解决,现在你可以告诉我去干什么了。”
  莫炎看了看我,脸上居然有了笑容,一种很柔和的笑容:“拔龙角。”
  (第一篇《困斗》完)
  第二篇 藏穴
  题记
  葬者之事,贵乎得乘生气,行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
  世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乘生气,则遗体受荫,故谓其气泽及后世。
  阴阳之气者,动则为风,升则为云,降则为雨,潜行地中,而为生气。
  故曰:气者,乘风则散,水者,界风而止。
  常有伪道者,假乘其法,以形而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谓之风水。
  虽有称道,得益稍顷,然不知其于土穴间有异尔。
  土者,为气之体也,斯土则有气,气者为水之母,斯气则有水。
  土形气成,气腾水生,若外气横行,则内气顿止,故而丘垅之骨得其所因。
  气之聚凝所结为生者,行于世间,呼喝风声,饮水通体,复溺入土中,
  葬者欲行之,则反气纳骨,藏风于穴,得水于前,皆以土固之。
  藏风得水,穴之根本也,掠风直去则地气不保,固水不化则飞龙不腾。
  沉穴环套,纳骨之极也,得众士之气,引万世之水,以荫所生得为龙气自生。
  ——《闻风拾水录·藏穴篇》
  一、哀牢土司
  山间凉风席席吹来,脚下的绿色应和着满山的树藤让人有种如入仙境般的感觉。一行人在山脊上缓慢地行进着,不时驻足观察交谈。飘动的山岚围着奇异的山石,将话语声渐渐散播开去。
  “丽江,哀牢山,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地方,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冲冲的女声道。
  “到了再解释。”冷漠的男声。
  “别心急,这里风景也不错,就当旅游吧。”柔和的女声道。
  “彩云之南,人间仙境。既然是帮忙,就跟着莫老兄走,反正也是他给我们公费旅游,哈哈……”低沉的男声纵声大笑。
  山谷间回应起层层笑声,绵绵不绝地伸展向了远方,不多时,山谷的某处传来了银铃般的歌声。这歌声极具感染力,疏解着浑身的疲劳,令人有种置身云端般的舒畅,脚下不禁有些飘扬,那崎岖的山路也变得格外的柔软起来。
  “哎呀”一声惊呼,一行人中有人滑倒,悉索的山石争先恐后地翻滚着落入山谷,在空旷的环境下逐渐化作隆隆的响动声。
  “别听歌声。”冷漠的男声响起,一只有力的胳膊拽起了滑倒的女子,众人奇怪地望着说话的男子,一副难解的表情。
  歌声嘎然而止,景色依旧如画,阳光温暖如初,可那男子的脸色却有如万年冰川,一言不发地示意其余三人迅速前行。
  那男子便是莫炎,刚才不是他及时出手,此刻S早就和碎石一起躺在山谷了。
  “刚才的歌声有什么蹊跷?”疑虑间,我还是问了一句。
  莫炎头也不回地往前继续走着,匪夷所思的名字随着山风飘入了耳中:“歌蛊。”
  ……
  这是哀牢山腰的一幢奇异建筑,那风格有几分酷似北京四合院,但又有着云南民间建筑的错落特点,门口依稀斑驳的图画赫然是汉族传统的十二生肖,那青黑色的门匾上题着四个大字“安平土司”。
  莫炎左右望了一下,带着大家在府中七拐八弯了几次,来到了一间房前。叩开房门,出来的是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见着莫炎嘀咕了几句便将我们引进屋内。
  屋内的墙面上分布着六道门,老人打开其中一道,光亮间隐约通向府内某处。一行人在沉默中走过不知多少门门槛槛,终于在院落的一侧停了下来。老人在院墙上敲了几下,墙体上无声地打开了一个暗门,门后竟是一个巧妙隐藏在假山石之内的房间。
  莫炎用不知什么民族的语言与老人交谈了几句,手上递过一个信封,那老人翻看了一下,便点头笑着冲众人挥了挥手关门出去了。
  “现在你可以告诉大家一些事情了吧?”晖儿拉了拉我的衣角,冲莫炎说道。
  S打量着屋内,不断地在内壁上探索着什么,听到晖儿的问话,也随声说道:“是啊,都不知道陪你干什么,我们总该有点知情权吧?”
  莫炎指了指屋子中间的桌椅,示意大家坐下,随手将一片布帛铺在了桌上:“公孙潇,你能看懂吗?”
  S愣了愣,端详了一下布帛上纵横曲折的线条,皱眉道:“这是房屋建筑平面图,照格局看是宋代的,没什么特别的。”
  “眼力不错,是宋代。”莫炎点点头,收起布帛。
《闻风拾水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