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节
两族后又招入人才,组建了特军,与小枫的黑军,并列为军中两大奇兵,特军统帅为黑豹、先锋为烈虎,尽皆为无伤直属亲锐军队,只奉王令。
黑豹性格差沉稳,有统帅之才,恰逢向家落难,遭遇岭南之危,黑豹领军奉王令自岭北,奇袭岭南,一夜斩杀敌军三千余人,震惊离火城。
又使计谋挑动燕、陆两家之争,终是助向家撤离。
此后,黑豹、烈虎二族又屡立奇功。
无伤入血池二十年,黑豹、烈虎有拱卫王室安危,照顾白娘娘之恩,时逢邪王刺客入侵,尽皆精锐,刺杀王宫。
黑豹、烈虎与贼血战,各斩首数十人,两人也是尽受重伤,拼死护主。
由于凶族兽人易老,黑豹、烈虎随无伤已是二十几年,身心渐疲,遂提拔军中新锐之士,渐隐。
天帝元年,无伤卒,黑豹、烈虎痛哭不已。
曰:“秦王仁义,教化我等入正途,今闻王夭,心痛万分,只恨年迈无力,不能相随,然亦战死沙场无悔。”
天帝感其二人忠烈之心,又知其拱卫王室,亲卫有功,白娘娘待二人亦如亲朋。加封黑豹为忠王,烈虎为义王,赐二王南须山、两丈山等众多山林,并予以神格,逢虎、豹二神,可在属地立庙,享受香火供奉,位列十大功臣阁。
二王知无伤入俗世后,遂告别娘娘回玄门,隐于南须山中。
临别之时,娘娘泣曰:“二王二十年如一日,护卫王室,忠心不二,日月可昭,亦如我之兄弟。今临别,唯有令二孩跪首以拜厚恩。”
二王不敢当:“我等皆为主上兄弟、家臣,此乃职责,娘娘勿言谢,只是此一别,怕是终生难见。”
辞别后,二王长居于山中,时常对山中百姓多有护佑,被百姓称之为山神。
天帝六年,无伤三十三,与白灵俗世大婚,同游而庆,经水路过南须。
忽闻山中惊啸声不断,有蒙面强人而现,劫停船只,不伤船人,不抢货物,只是扣押了夫妻二人,如风般卷入山林。
及入山林,夫妻二人尽皆大惊,见面向为虎为豹,胆战心惊,不敢言。
强贼拜曰:“王上、娘娘勿惊,我等皆尔子民。今山中二王闻王上过南须,思之甚切,特遣我等迎王上山。”
须臾,有二虎豹首领,痛哭再拜无伤,令其勿惊,不欲加害,只是一见王面,解思愁。
无伤虽不解,但夫妻也是豪迈之人,以为山中神仙,遂留于山中,安然度月余,游览山中虎豹密地,叹为惊奇,二王亦待之恭敬。
山中月余,朝阳掐指算得无伤于南须,遂遣密信于二王,曰:“不得擅言天意,坏王遗命,不可赠金银、丹药,苍天有眼,勿违天道。”
二王不敢再留,无伤夫妻亦有回归俗世之心,二王亲自送无伤下山,虽见其生活平庸,又双臂有隐疾,亦不敢相帮,唯有默然泪流。
此后,几十年,亦不复再见。
无伤晚年与文生下棋、参禅夜魔时,亦常把当年遇二王奇遇告知,是为终生不解。
夜魔与文生知是虎豹忠臣,亦不敢明言,只道:“许是上辈子修行善果,救的那活神仙,今来报恩罢了。”
天帝五十年,无伤卒。
虎豹二王亦入阴司,此后在地府长留,后因年迈力衰,卒于阴司,天帝亲自为其以国士之礼葬之。
赞曰:“虎豹忠臣将,一生侠肝胆,兄弟手足深,劫江话相思。”
评:虎豹二人忠义之士,他们是无伤最忠诚的战士,亦是钢铁一般的意志化身。
玄门史记:白起传
白氏族人多豪杰、英才,自白朝阳后,亦有不少英杰,起为最。
白起乃是其父族中散人,算不上白氏内族,身份低微。
白起自幼有声明,七岁时读史书,闻白起为天下雄帅,统兵为杀神、战神,心神慕之,遂自改名为白起,以秦大将勉力自身,奋而不止。
及至白家选拔内外两族子弟时,朝阳亲选,白起时十三岁,天生有神力,可开千斤之功,又口若悬河,文武双全,震惊全族。
起,亦少年老成,龙行虎步有威仪,朝阳善面相,见此子曰:“此子日后成就当不下白起、霍光,可为南天一柱,定海神针。”
朝阳亦善待白起,亲自传其兵法,又常随于策,悉心传教,白起天赋通神,尽皆贯通,朝阳亦暗赞不已,称其日后成就,绝不会在自己之下。
然,朝阳亦忧起,盛气摄王,好杀好战,性格耿直,终难全安,白氏一族或亡于他之手。
朝阳遂遣白起出白家,游历山川,通晓天下,又希望他能为山川灵气所染,化其杀戾之心。
白起出白家后,专走于历史兵家凶地,非但洗其戾气,反增戾气,令朝阳惋惜不已,叹天意已定,人难改之。
至秦王据江东,时逢漠北穷凶而攻,秦王四面皆敌,愁苦万分,时逢漠北大汗图里木差遣使者古天雄入江东,欲与王联手。
无伤差将无人,遂令朝阳举荐。
朝阳本不让白起出山,然白起确实有镇国之才,天下危亡之际,朝阳难阻天意,无奈举荐起出。
无伤见白起,但观此子有威严,面相肃杀、凛冽,天生亦统帅之才。问其言,所答尽皆铿锵,无伤大喜曰:“白氏多英杰,秦有白起定江山,今我也有去病。”
漠北使者古天雄见白起年幼,多有刁难,与白起比试,天雄乃是漠北勇士,盛名在外。而白起初出茅庐,人皆不识。
两人比于校场,起绵力即胜,天雄拜服。
秦王遣白起为北帅,联合北漠各族,直捣黄龙。
白起至漠北,皆连大胜,收服了漠北十几族,但有反抗者,全族皆斩。
盟友图里木大汗无能,欲争功,白起大怒,与古天雄奇袭图里木部落,坑杀其全族三千余人,血流大漠,大漠人闻其名,无不心惊胆战,遂以杀镇蛮人之心。
白起三月即统一漠北大部,拥兵数万,急攻漠北拓跋冲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