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

  “恩,应该是的!”高玉松继续在那本县志上翻阅着,忽然他了下来,皱了皱眉,说道:“你看看,你们要找的秦家旧宅是不是这个?”
  我和从乐乐对视一眼,然后向县志上望去,只见县志上写着:秦族人建宅于东,背山望水,三进院落,可容百人居。
  “只有这几句吗?”从乐乐好奇地问道。
  “应该是了,县志上记录的东西太多,一般只是聊聊数言而已!”高玉松淡淡地说道。
  话虽如此,但是这县志上所写秦家旧宅的所在范围实在是太大,“建宅于东”,这东面究竟是具体指什么地方呢?我想起来有些挠头,看来如果想知道秦家老宅的具体地址,确实是有些困难了。
  “对了,你怎么会对秦家旧宅那么感兴趣啊?”高玉松笑着问道。
  “哎,一言难尽啊!”我长叹了一口气,高玉松见我为难也没有继续问下去,他小心翼翼地将县志重新放回到塑料袋中,然后拿回那个房间放好,走出来无奈地说道:“不好意思啊明月,只能帮你这些。”
  “没事!”我站起身说道,“其实你帮的已经够多了!”至少现在我们知道秦家旧宅是在城市的东面,也不至于如开始一般毫无目的的寻找了,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找个时间咱们聚聚吧!”
  “恩,看你的时间吧,你看我现在随时随地都有大把的时间!”高玉松无奈地笑了笑说道。
  接着他一直送我们走出了县政府的大院,我和从乐乐有些失望的上了车,正在我发动车子的时候,高玉松忽然跑了上来,他脸上的神情有些急切,匆忙在我的车窗上敲击着,我落下车窗,高玉松皱了皱眉说道:“对了,明月,有件事不知道能不能帮上你!”
  “什么事?”我好奇地盯着高玉松问道。
  “可能有一个人知道秦家旧宅的旧址所在!”高玉松的话让我立刻兴奋了起来,连忙追问道,“你说的是什么人?”
  车速很快快,车子快速的在路上疾驰,我有些魂不守舍,脑子里都是高玉松的话。高玉松告诉我这段时间因为他正在组织重新定制一版全新的县志,因此到处搜罗之前遗失的版本,以尽量让县志更加完善,就在这期间他遇见了一个人,姓周,是一个快九十岁的老头,这家人世代以建筑为生,到他这一辈已经十几辈人了。
  根据县志上记载,这周姓人在本地建筑业确实是颇有名号,当地大宅大院一般都会用这家人进行设计施工,而且这周姓老人酷爱收藏,高玉松几经辗转才从朋友口中得知,他手中有一本民国时代的县志,后来高玉松又几次登门拜访,今天老人才将县志送来,讲完这一切之后,高玉松将老人的地址告诉了我。
  “明月!”从乐乐沉默良久忽然说道,“我记得贴吧里的那个帖子的发帖人曾经说,自家人参与了修建南山旧宅,会不会发帖人就是这周姓的家人啊?”
  可能是因为过于兴奋,这一点我倒是没有想到,不过,从乐乐的推测也极有可能,既然县志上记载周姓家人几乎参与了县内所有大宅大院的修建,声名显赫,那么当时秦云陪就没有理由不请周姓人修建南山旧宅,所以极有可能那发帖人就是周姓家人。
  我微微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将油门又轻轻的踩了踩,车速更快。高玉松给我的地址有些偏僻,是向西距离城区四十多公里的一处城郊,我极少出门,对于这边的路并不熟悉。快要到的时候,我放慢了车速,唯恐会遗漏什么标志性的东西。
  “高玉松说的地方应该就在附近吧?”我一面开着车,一面向车窗外眺望。
  “恩,按理说应该就在附近吧!”从乐乐从另外一侧向外望。
  “明月哥哥,你看那边!”忽然明峰有些兴奋地指着一处山坳说道,我和从乐乐同时向明峰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那山坳树木掩映的地方,露出一点房子的轮廓。
第三十六章 秦宅诡工
  我连忙将车靠边停下,带着从乐乐和明峰下了车。此时我们才看到眼前的一条水泥路是直通向山坳的,水泥路不算宽,车子进来略微有些困难,我们几个人沿着路向前走,这几天的天气极其闷热,在车上开着空调不觉得,一旦出来,身上立刻就像是下了火。我们加快步子向前走,在路的尽头是一片高大的桑树,这个季节已经没有了桑葚,但是那树荫绝对是纳凉的好地方。
  我们在树下站了一会儿,眼前是一栋三层的小楼,依山而建,桑树的对面是一条水沟,应该是雨水形成的,属于那种下雨便会有水,不下雨便会干涸的小河沟,不过从风水上来说,这水也包括地下水,有水道足矣。而这房子坐北朝南,背靠山坳,山坳是聚风聚气之地,因此这宅院在风水上算得上是一处非常好的阳宅基地。
  “这周家人果然是名不虚传啊!”我啧啧称道,从乐乐诧异地望着我,我把刚才自己所想大致说了一遍,她不屑地瞥了我一眼说道:“哎呦,没想到你还懂风水啊?会算命不?”
  我哼了一声,大言不惭地道:“当然会了!”
  “那你给我算算我最近的运势怎么样?”从乐乐歪着脑袋看着我说道。
  “相当不好!”我顿了顿,接着说道,“有色鬼正在打你的主意!”
  “是吗?”从乐乐开始“咯吱咯吱”的数手指,我立刻正色道:“停,别忘了我们来的目的!”
  说话间,对面的门缓缓打开了,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穿着一身休闲装走了出来,长得人高马大,皮肤略微有些黑,他见到我们一愣,我和从乐乐也愣住了。
  片刻之后,从乐乐反应过来,走上前去客气地说道:“这里是周家吗?”
  美女效应在这时候发挥了足够的作用,那年轻人上下打量了一下从乐乐,然后脸上挂着微笑说道:“恩,是,你们找谁?”
  “我们找周氏雷老先生!”从乐乐十分恭敬地说道。
  听到从乐乐的话,年轻人警觉地皱了皱眉,又打量了我们一番,说道:“你们是做什么的?”
  “学生!”
  “记者!”
  我们两个同时说出了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答案,这让那年轻人更加疑惑,他眉头皱的更紧了说道:“你们到底是做什么的?”
  “我们是学生记者,主修建筑的,听说周老先生是建筑大家,所以特地来拜访他老人家的!”从乐乐的脑子转的飞快。
  那年轻人讳莫如深地点了点头,说道:“现在我爷爷在午睡,你们先进来吧,一会儿他睡醒了,我告诉他!”
  听了年轻人的话,我们赶紧走了进去,刚一进门从乐乐瞪了我一眼,然后低声说道:“认识你这么久,就从来没有过默契!”
  我无奈的耸了耸肩,拉着明峰走了进去。这个院子很大,全部被葡萄架遮住了,下面是一大片阴凉,在靠近门口的地方摆着一张桌子,年轻人请我们坐下,然后进屋里拿出几瓶冰镇的饮料递给我们。
  “你们是学建筑的?”年轻人依旧怀疑地上下打量着我们三个。
  “除了他!”我指了指坐在一旁的明峰,小家伙这一次是热坏了,大口大口的喝着饮料,对我们的对话全然没有理睬。
  “我听说你们是建筑大家,之前这里大多有点名气的宅院全部找你们家设计施工!”从乐乐唯恐年轻人继续追问,连忙岔开话题。
  “恩!”年轻人的脸上露出一丝自豪的神情,说道:“应该说是所有吧!”
  从乐乐和我对视了一眼,我明白她的意思,如果这年轻人不是在吹牛的话,那么我们这一次应该是找对地方了。
  “我们家族在建筑这方面还是有点历史的!”年轻人说着坐下来,打开了话匣子。
  从与他的对话中,我们得知眼前的年轻人叫周磊,而且确实如县志所说,这周姓人家不但在本地声名显赫,据说还曾参与北京城的设计施工,后来因其祖上的某些原因,这一家人隐匿乡间,来到了这个偏僻的地方,不过还是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周家的名气不减当年,很多大户人家修建院落,都会找到周家,看地,设计,施工,周家人把建筑视为生命,他们的每一座建筑与其说是住宅,更像是一个精妙的艺术品。
  “那南山旧宅也是你们家族修建的了?”从乐乐不失时机地说道。
  从乐乐的话,让周磊略微怔了怔,他沉默了片刻,微微点了点头,说道:“祖上说,建筑不但是为了住,其实建筑也是一种语言,每一块砖,每一个尺寸,都有它独特的意思,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就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这种语言只有深谙建筑之道的人才可以明白!”
  他的话,说的有些深奥,我和从乐乐听得一知半解,不过也能大致理解他的意思,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处宅子的好坏吧。
《阴间邮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