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
潘朵穿的是平常的牛仔裤和春秋衫,这会儿高度也不比张丽莎底:她双脚蹬在凳子上,屁股坐在椅子的靠背上,手上举着两个高脚杯,张丽莎正在使劲往里倒酒。潘朵脸色到没啥变化,她喝酒估计不怎么上头,但是从那游离状态的目光看来,她基本也到量了,正举着两个酒杯使劲往李煜辉他们面前送:“说的对!丽莎姐!喝!喝死这帮臭男人!”
黄玉奇皱着眉头回头对我问道:“这个小姑娘也受过感情上的伤害?”
……
晚宴一直折腾到十一点,我扛着潘朵,黄玉奇扛着张丽莎,老郭请刘主任叫个几个人扛着已经醉成三条虫的三个国安,一起回到了宿舍。
把潘朵甩到床上,我准备搓条毛巾给她擦擦脸,潘朵却一把把我给抱住,嘴里喃喃说道:“我绝对不会……认输……”
“你赢了!你赢了!”我抱着潘朵说到。
一般人喝了那么多酒一般第二天都的头痛,可这些人根本就不是一般人。昨天喝的烂醉的国安四人组和张丽莎个个都神采熠熠的,好像昨天都是8点就睡觉了似地,潘朵早上还照样6点起来跑3000米。
一周之后,港口,早上8点整,出发的日子到了。
所有人员都坐在一艘小艇上,向着一艘稍大的汽艇驶去。
“我们的计划是那搜潜艇浮起来开始向下沉的时候,我们跟随那艘潜艇一起下去,看最终会到什么地方。为此,我们特地调来了这个。”
刘主任站在船舷上对我们说到,顺便指了指水里的一个东西。
那个东西离我们很远。我们一起向那里看了过去,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个啥东西。
那东西看起来好像个四四方方的箱子,水面部分看起来就是个四四方方的大盒子,上面还有一些别的东西,看起来一概是下仓的井盖,总的来说,应该是一艘潜艇的上面部分。
“这个东西是苏联在80年代秘密制造的核潜艇,正式名字为“彼得大帝”号。”刘教授说到这里,撇了我一眼问道:“小黄,你知道苏联最大的潜艇是哪个级别?有多大吗?”(本来前苏联不会使用沙皇俄国的皇帝名字命名战舰,笔者打破一下传统,请各位读者别较真,呵呵,个人很喜欢沙皇彼得一世,另外目前俄罗斯海军确实有一艘武库舰叫做彼得大帝号,借用一下吧!)
刘教授问我这个干啥?
老爸是个军事迷,这点难不倒我:“应该是台风级核潜艇吧?我记得水下排水量最大的是两万多吨。”
“没错。”刘教授点了点头。“平常是这样的,不过我现在需要你们接受一个新的知识:我们面前的这艘在水下的潜艇,才是苏联当时最大的潜艇。这艘潜艇被命名为“彼得大帝”的潜艇,全世界就只有那么一艘,它的水下排水量是——六万八千吨!”
除了小狐狸刘玲和龚毅铭以外,别的人,包括老郭都是嘴边一阵吸气的嘶嘶声。
六万八千吨?这家伙岂不是比中国从乌克兰拖回来那艘“瓦良格”还大?
看着那个只露出个四四方方的大盒子部分的潜艇,我由衷的感觉到了“人不可貌相”。
但紧接着我又想起了一件事情。
“刘主任,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开着这东西下潜到那个洞里去?”我问道。
刘主任似乎知道我想起来的什么:“是啊,有什么问题吗?”
“不可能吧?”我有点骇然的说到:“这东西有六万八千吨,那长度有多长?我记得台风级都有170多米长,这艘潜艇至少也超200米了吧?那个洞直径就300米左右,这下去了是不是……窄了点?”
“很敏锐嘛?”刘教授赞赏的笑了笑。
刘教授没回答,而是取出了一张图纸:“这是彼得大帝的外形图,你们看看吧!”
粗略看来,我只能说:如果要评论世界上长得最丑的潜艇,那个这个家伙至少能位列三甲以内。
外形上看这艘潜艇看起来就像个圆形葡萄酒桶横着放下来的样子,又粗又笨,筒子的最上面是一个看起来很可笑的舰桥和一个立起来的,四四方方的突出部分,应该就是看到了那个大盒子的最上面了,除此以外这个酒桶底部没有螺旋桨,只有五个排列成十字形的洞,另外一面也是这样。
“为什么没有推进器?”这次问的是张丽莎,她显然发现了这个奇怪的五个洞。
“这艘船是用苏联当时最先进的推进方式:Magneto-hydrodynamic propulsion(译作磁性压水式推进器),大概可以解释为前面进水,后面出水,利用水压产生的动力前进。这种推进方式不但速度更快而且更重要的是噪音很低,几乎难以察觉,对潜艇的隐蔽性有极大的提升。如果看过电影《追击赤色十月》会对此有印象。
“这东西以什么为动力?”这次问的是小平头秦晓雷。
33、选择舰长
“核能。”刘主任简单扼要的回答到。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一边走上来了两个人,前面一个身材高大,大概三十多岁,一脸刀劈斧削的军人坚毅面孔,对着我们敬礼。
“这位是你们的领航官,李剑少校。”刘主任介绍到。
“各位不用担心,自九十年代以来我们已经使用了这艘潜艇超过十年了,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我是你们的领航官,这艘潜艇主要由我负责驾驶。”
我正想张口继续问,刘主任却用眼神阻止了我和其他人,指着李剑身后那个看起来有点小帅的年轻人介绍到。
“这位是张新栋,他的身份暂时保密,他也将和你们一起出海。现在我需要你们决定一件事情。”刘主任不给我们发问的时间继续说道,我和张新栋用眼神交流了一下。他点了点头,用口型回复了我,看起来应该是:他们两个已经去了。
“你们一起下潜,那么多来自不同地方的队伍,必须统一口径和令行禁止。所以你们必须选出一个人当舰长,你们觉得谁比较合适?”刘主任笑了一下说道。
众人相互看了一下,这还真不好选。
如果说潜艇水下经验,那么应该是小猴子刘玲最丰富,但她又是女孩年龄又比较小,干这个显然不行。如果凭借年龄来选那么肯定就是老郭,可老郭是国安局啊,那里有那么个探险计划由国安的带头?又有经验年龄也适中的还有黄玉奇,并且黄玉奇从我和他接触看来他也是个很稳重的人,干这个也很合适,可令人崩溃的是黄玉奇虽然也有水下经验,可那是自己潜水的经验,并且他对队伍里除了张丽莎以外的其他人都不熟悉。
“既然一时无法决定,那么,我们就来个无记名的民主投票吧!”刘主任似乎早就知道会有这种情况,准备一叠纸和笔,发给了大家。
看到刘主任那张狡猾的老狐狸脸,我明白了她打的什么主意。
下潜的人有:老郭和四个国安、我、潘朵、刘玲、龚毅铭、秦晓雷、黄玉奇、张丽莎、张新栋和那个李剑,加起来一共是14个人,李剑是领航官不算就是13个人,刘主任发现了13张纸和笔,大家写好后不署名,又交给了刘主任。
不出所料,其中四张纸是白纸(弃权)另外九张纸上都是我的名字。
“呵呵,真是众望所归啊。”刘主任一副戏谑似地表情看着我:“那么小黄,你现在就是彼得大帝的暂时舰长了!有啥话要说吗?”
“没有。”我淡淡的说到。
其实我想说的是:不当行不行?
让我驾驶蛟龙二号的时候,刘主任就已经策划好这一招了,这无疑就是给别人暗示:选这个人没错。而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和在考古系没啥区别:把我当饵,愿者上钩。
给我挂个副研牌子,但这里个个都是人精,谁看不出来我根本不会什么流体力学?(除了那个小分头秦晓雷。)身边还跟了潘朵那么个华丽大尾巴,要多招摇有多招摇。并且在这个星期内我基本和个个方面的人都进行了接触,刘主任又有意无意的暗示我的与众不同。简直就是个暗藏在蜘蛛的卧底发信号:这个人很重要!盯死他!